第560部分(第3/5 頁)
響叮噹,連家明的學費都是王老師暗地裡交的。雖說家明發現後,馬上去他母舅那要錢還了王老師,但後來王老師給的本子、筆之類的又何止五塊錢?
如果王老師是普通人,這份恩情好還,偏偏王老師是老師中的另類,幫學生從不圖回報,這讓家明如何還?即使家明發達之後,王老師問他要過錢和物,但那些錢和物都用在了學生身上,也就是年節時送去的菸酒被他抽了、喝了。
但那又算得了什麼?
飯飽衣暖時送人瓶酒,怎麼能與飢寒時送人一件衣比?
兩兄弟默默地沿著長廊而走,轉到了竹林之外又順著石板路往山上走,一直到了一個建在巨石上的亭子裡才坐下來歇歇腳。
“毛砣,你怎麼看?”
高處不勝寒,雖然毛砣遠沒到堂弟那高度但也是超級富豪,早嚐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滋味,自然知道堂弟其實問的不是意見,而是心煩之下的沒話找話。
“自尋煩惱!”
“怎麼講?”
沒錢的時候,用盡心機賺錢,等到錢多得花不完時,追求又不同了。就象一天只能賺十塊錢,會捨不得買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等你有了一百萬,哪會把當初讓你捨不得的一塊錢放在眼裡?
“錢能解決的問題,對你還是問題嗎?”
“你懂個屁!”
坐在亭子裡開始抽菸的毛砣也不反駁,還呵呵直樂。堂弟的心思他理解,無非是怕那些有了一技之長的年輕人離開同古,流失了最寶貴的人口,但這種事攔得住嗎?
人往高處走,同古這些年在外開超市、做建材、建築生意的人還少?那些人又帶走多少沾親帶故的年輕人?別的不講,單毛砣他們那一夥人,就帶走了幾百號人,更不要講忠華、國華她們帶走幾多。
“明伢,你只看到那些走的,沒看到鄰近縣區來的。只要你的現代農業搞得好,還愁沒人來?以前我們只有十三萬人,現在光縣城裡都三十多萬,你還不滿意?”
“你不懂”。
說人家不懂,其實李家明也矛盾,他想看著老家越來越好,但又想老家不變,還是那個十幾年前的老家。如果老家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些外地人,這還是老家嗎?
這話更讓毛砣覺得好笑,還想著是不是天才都有這種亂七八糟的想法,不禁調侃道:“對,就是你原來講的,回不去的是故鄉。你就想著一切都跟我們小時候沒兩樣,方便你回來找回憶。”
不可能了,心知不可能的李家明苦笑起來,覺得毛砣也理解不了這種心情。人是種奇怪的生物,滿足了生存需要之後便有精神追求。縱然那種追求不現實甚至等同於幻想,也總比紙醉金迷、聲色犬馬來得好。
或許吧,毛砣也覺得兩人開始聊不到一塊,但仍然勸解道:“家明,其實你也鑽了牛角尖。建國時,我們只有八千人口,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了十三萬,除了正常的繁衍之外,遷來的外地人口有多少?”
“我曉得,就是心裡總不對勁。”
不如說是矯情,毛砣見平時神仙樣的堂弟如此作態,更覺得好笑。或許這是站到了頂鋒之處的人慣有的毛病,一方面現實得很,另一方面又理想主義得很。現實起來,行事小心謹慎,生怕壞了他們一世英明;理想主義起來,彷彿他們就是神,沒有什麼事是他們辦不到的。
一想到神,毛砣倒想起來這的正事。堂弟妹跟他講,說是家明開始膨脹了,不復以前的理智與冷靜,想讓他幫著提醒提醒。這種事吧,也只有毛砣這樣的親兄弟才好說,換成長輩來都不合適。
可看家明這狀態,毛砣理智地閉上了嘴。
不經商的柳莎莎尚且能看出來,他沉浮於商海十幾年,哪看不出李家明的問題?kyle作為漢華的聯合創始人,僅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