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世民看穿閹宦掌權本質,罪魁禍首竟是朱元璋?(第2/4 頁)
大明時代,信命的人是非常多的。
像這種太監,成了無根之人後,就越發信命。
欽天監監正,無疑是大明最為正統的“相士”。
難道說……
王振沉吟片刻,哼了一聲。
“若天命如此,彭監正多說何益?”
彭德清被兩名衛士架走。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這裡,也不由啞然。
秦始皇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名字。
徐福!
扶蘇顯然也想到這個,便笑道:
“這彭德清裝神弄鬼的本事,比徐福是要差多了。”
秦始皇面無表情地看了扶蘇一眼。
扶蘇心中一緊,忙道:
“父皇火眼金睛,洞察了徐福小人的陰謀,是以這種裝神弄鬼之術,也就只能騙騙王振這般閹宦了。”
秦始皇哼了一聲,道:
“今後你若治國,似這種欽天監監正的話,不可偏聽偏信,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扶蘇聽到秦始皇口中竟然說出儒家聖賢的名言,心中也是驚訝,道:
“兒臣恭聆父皇教誨,就是兒臣有個疑惑,究竟這種相士之說,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呢?”
扶蘇當然不是蠢到連一點判斷的能力都沒有,而是希望秦始皇能給一點更加具體的方向。
秦始皇沉吟數秒,若無其事地開口。
“你覺得好聽的便是精華,不好聽的自然就是糟粕了。”
扶蘇瞪大眼睛,差點噴了出來。
這也行?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連連搖頭。
“區區一個太監,竟然能獨掌大權,連尚書這種高官都無法繞過王振見到皇帝。”
高熲也是頗為無語,道:
“這明朝可是大隋之後的王朝,怎麼就不能吸取先前王朝的教訓呢?”
即便是在隋朝,任何一個讀過史書的人,都對東漢王朝末期宦官主導的那段黑暗歷史印象深刻。
若是提到結黨,歷史愛好者們往往會想到大唐的“牛李黨爭”以及大明的“閹黨東林黨之爭。
但實際上,東漢王朝由士大夫反抗宦官而引發的兩次“黨錮之禍”,才是華夏大一統王朝有史以來最早的黨爭!
以及,兩次黨錮之禍都以東漢閹黨勝利而告終。
是以,從東漢滅亡之後,接下來的所有統治者都對太監這個群體極為警惕。
直到大隋現在為止,太監都沒有獲得過任何一次靠近權力中樞的機會。
這就是高熲等大隋臣子大惑不解的地方。
這大明,怎麼就不吸取歷史教訓呢?
隋文帝搖了搖頭,淡然道:
“歸根結底,還是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
丞相也好,宰相也好,其實都是同一個官職的不同稱呼。
大隋採用的,是隋文帝創立的三師、三公、五省、六部,群相制。
三師和三公,屬於榮譽虛職,不掌控實際權力。
五省之中,秘書省掌管圖書典籍,相當於博物館和圖書館合體,沒什麼權力。
內侍省是專門為宦官設立的,但鑑於黨錮之禍,內侍省長官說白了就是太監總管換個好聽的名字,同樣毫無權力。
真正有權力的是其他三省,也就是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
此三省分別設立一到三名不等的長官,這些長官就是大隋宰相。
宰相的人數少則五六人,多則八九人。
將原本集中在一名宰相身上的權力分到至少五六個人身上,無疑就能讓相權大為虛弱,無法和皇權對抗。
隋文帝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