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第1/3 頁)
朱翊鈞提出的這個問題,自然在張居正的意料之內,事實上,考成法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提出的。
張居正問道:“陛下可記得,臣在奏疏中提到‘姑息之弊’。”
朱翊鈞點頭:“當然記得。”
張居正又問:“那陛下說說,何為‘姑息之弊’。”
他奏疏的內容太長,朱翊鈞大致總結了一下:“‘姑息之弊’就是:第一,詔令不行,政令不通;第二,有法不遵,有例不循;第三,只有部署,沒有督促落實;第四,崇尚空談,不務實際;第五,互相推諉,不負責任;第六,辦事拖延,效率低下;第七,奢靡之風盛行;第八,大開賄賂之門。”【1】
張居正又道:“陛下說得沒錯,‘姑息之弊’嚴重,乃是一些官吏名實不符。人主之所以馭其臣者,賞罰用舍而已。欲用舍賞罰之當,在於綜核名實而已。”
“考成法也正是為綜核名實而已。”
他看向朱翊鈞,語重心長的說道:“陛下,如今,朝堂之上,官僚之風尤甚,於國於民都是大患。考成法觸及了某些人的根本利益,他們必定要不遺餘力的阻止。”
“變革新法如同打仗,需要勇氣和意志。”
以史為鑑,王朝經歷兩百年,積習生弊,官僚主義愈演愈烈,帝國陷入危機,財匱力盡,民生凋敝,外敵伺機進犯,不斷侵擾,皇權最終滑向崩潰邊緣。
如今“姑息之弊”已成,想要讓大明轉危為安,為由全面改革。
張居正繼續說道:“考成法既是開始,也是基石,若不能堅定信念實施下去,後面的政令很難推行。”
他們將要面對的,是整個官僚集團和士紳階級的對抗,這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百年大計,決不能向任何人做出任何形式的妥協。
張居正經歷過一次人亡政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在爭取多活幾年的情況下,他也需要培養一批與他理念相同的接班人。
他曾經對朱翊鈞心灰意冷,後來發現,眼前的孩子,和他記憶中的全然不同。
朱翊鈞從小就聰敏、早慧,勤勉好學,精力旺盛,充滿好奇心。是大明帝國唯一,也是最適合的繼任者。
從他三歲開始,張居正就擔任他的講官,在多年侍講與陪伴中,潛移默化,讓他認識並堅信,只有變革,才能挽大廈於將傾。
張居正又道:“這份考成法徐徐圖之,考核並不十分苛刻,若是有人百般阻撓,那便是居心叵測。”
“咦?”朱翊鈞歪頭,皺眉,“這一份考成法……還有另一份嗎?”
馮保本來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聽著,聽到這裡,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張居正,見他仍是神色如常,回道:“臣擬過好幾份,把認為最適合先進朝廷的那一份呈上給陛下。”
朱翊鈞點點頭:“這樣啊!”他又拉著張居正的手:“張先生,你放心,我一定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你這邊。”
這一聊又到了中午,朱翊
鈞便把張居正留下來,一起用了個午膳。
沒到張閣老進講,十次有八次都要被皇上拉著說悄悄話,每每錯過飯點兒,朱翊鈞總要留他用午膳。
用完了午膳,朱翊鈞忽然想起個人來:“那個餘懋學,我明天就讓他去南京上任。”
餘懋學做夢也沒想到,他只是在朝堂上提到恪守祖制,第二日,皇帝就下了詔令,讓他即可前往南京,任祠祭署祀丞,所有工作內容與祭祀有關。
朱翊鈞說到做到,讓他去南京和太祖高皇帝討論祖訓。
並且幾天之後,再次上朝,再有人膽敢跟他提“祖訓”二字,都可以去南京報道。反正祠祭署除了祀丞三人,還有禮生二十四人。
再不行,北京也有皇陵,成祖、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