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第2/3 頁)
然而,張居正同意了,有人不同意。這個人叫陳有年,是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專掌文官之封爵、議恤、褒贈、土官(少數民族官員)世職及任用吏員等事。
陳有年在奏疏中提到:“成國公誠然兢兢業業,然終其一生,並無偉業勳功,尚不得列為功臣。依照《大明會典》,只能止於‘公’爵,不能封王爵。”
朱翊鈞認為他說得有道理,但事情不能一概而論,朱希忠和朱希孝兄弟倆歷事三朝,忠心耿耿,他還想讓朱時泰、朱應楨接著為他效力。用一個追封的王爵收買一下人心,也沒什麼。
最關鍵的是,太醫告訴他,朱希孝也因兄長離世而患病,卻還要硬撐著,大雪天跪在乾清宮外為兄長乞封,朱翊鈞也實在有些於心不忍。
陳有年搬出《大明會典》說事,朱翊鈞也便去查了查《大明會典》,英國公張懋也沒有軍功,去世後,武宗也受封為寧陽王,這不是有先例嗎?何必這麼較真。
沒想到,陳有年還真就這麼較真,又給他回了封奏疏:“根據令典:功臣去世,公贈封為王,侯贈封為公,子孫世襲之人,生死只享受原來的爵位。英國公張懋贈封為王,朝廷討論時,持反對意見的正是上一任成國公朱輔。後來仍是被封贈王爵,不合祖制。況且朱希忠沒有討敵功勳,怎麼能亂加恩寵?”
朱輔就是朱希忠和朱希孝的父親。
朱翊鈞回道:“是,朱輔要是還活著,想必也會反對自己的兒子追贈王爵。”
“當年在衛輝,朱希忠在火災中以身護衛皇爺爺。這個王爵是朕替皇爺爺和父皇給他的恩賞。若是不合祖制,那是祖制不近人情,不妨改一改。”
一個沒親政的小皇帝,張口就要改祖制,陳有年又驚又怒,但他提到朱希忠在火場護衛世宗。滿朝文武誰不知道,今上與世宗祖孫感情深厚,他要追封這個王爵,旁的人也攔不住。
陳有年只得去找首輔,張居正很欣賞他的氣魄和膽識,但也覺得此人實在迂腐:“這是皇上諭旨,你要抗旨不成?”
不久之後,朱翊鈞追封朱希忠為定襄王,諡恭靖。
陳有年當天便呈上奏疏,稱病乞休。
在張居正看來,這本來只是一件小事,人家本就是世襲
公爵,雖沒有軍功,但也多年領兵,勤勤懇懇輔佐三代帝王,死後追封個王爵怎麼了,礙著你一個五品小官什麼事了,不依不饒沒完沒了的。
按照他的處事作風,要走就走,他非但不會強求,更不會再次啟用。
朱翊鈞卻對這個陳有年很感興趣,看了他的履歷,他的父親陳克宅是嘉靖朝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後來巡撫貴州,鎮壓苗王叛亂有功,陰其子陳有年入國子監。
陳有年是嘉靖四十一年進士,受刑部主事,後升遷吏部郎中,一直以來為官清廉正直,在官員中口碑很不錯。海瑞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被許多言官彈劾,他還曾替對方說過話。
朱翊鈞想了想,扣下了他請辭的奏疏,把人宣來文華殿問話。
陳有年叩拜之後,朱翊鈞也沒讓他起來,自顧自的寫完一幅字,收了你,放下寬袖,這才問道:“你和成國公有什麼恩怨?”
陳有年回道:“沒有。”
朱翊鈞說:“那就是和成國公府其他人結怨了。”
陳有年又道:“也沒有。”
朱翊鈞疑惑道:“那你幹嘛這麼針對人家?”
陳有年擲地有聲的回道:“身為驗封清吏司郎中,封爵是否符合祖制本就是微臣分內事。”
朱翊鈞又道:“朕說過,這是朕給成國公府的恩賞,不算你失職。不合祖制,那是祖宗沒預料到現今朝廷的情況,咱們稍作修改。”
“那個詞兒叫什麼來著?”他看向一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