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未婚妻子(第1/2 頁)
月華如水,透過精緻的窗欞,灑入靜謐的房內。
南潯端坐在檀木桌前看著聞笙將那信紙燒了個乾淨,燭火的搖曳為她的沉思鑲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
“這李善倒也是有個故事之人。”聞笙看著南潯開口道,“廣陵自古繁華,倘若能將這李善用之,可聯合其他商賈士紳為廣陵渠募捐銀錢。”
南潯以遊玩之名一路南下,看似一路奢華又風光,但齊胤撥給她的銀錢並不多。
於是她只能透過暗衛或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南家線人提前遞來的訊息,每到一地都從那些貪官汙吏和為富不仁的商人手中弄些錢財,用以支撐廣陵渠的修建。
倘若這錢財能有剩餘,也只用於造福於當地百姓,並未帶到下一城。
就這樣,南潯一路南下,一路籌款修渠。
雖未刻意隱藏身份,但也並未宣揚過自己,但她南下時的名聲卻與在盛京時卻大相徑庭。
廣陵渠修建到廣陵時,前半路的渠道已開始流通,南北往來便利了許多的商人。
而在商人四處奔走的同時,也有些訊息不受抑制地傳回了盛京城中,只是人的固定認知向來很難被打破,所以還暫未引起大的波瀾。
南潯聽了聞笙的話,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宋辭的信中內容遠比線人送來的更為詳細,甚至還包含了一些陳年舊事,若能好好利用這些訊息,定能事半功倍。
這李善出身於顯赫的官宦之家,曾在蘭山縣擔任縣令一職。
在職期內的一個夏秋交替的季節,蘭山河水氾濫成災,萬家漂櫓,在這危急關頭,是李善毅然決然地下令開倉賑濟,動用了一千二百石庫存皇糧,以解萬民之困。
因此,在蘭山任職期間,李善被百姓們譽為“有惠政,人德之”的清官。
然而,後期李善因反對廣陵刺史的墾荒令,上書直陳其弊端,遭到了當時廣陵刺史的記恨,被罷官入獄。
民譁然曰:公為民故獲罪,紛紛自發自帶雞黍米酒前往牢獄去探視,把牢獄的大門和甬道都堵住了,以示抗議。
那場冤獄持續了一年之久,直到李善的親信將求救信送至盛京城。
廷尉宋淵上書聖上,揭露了開墾失策擾民之事,李善才得以昭雪。
“只是不知這李善在獄中遭遇了何事,出獄後竟像變了個人似的。”南潯疑惑道。
聞笙聞言也微微蹙眉,這李善因墾荒令被冤入獄一事平步青雲,取代了之前的廣陵刺史,之後便再無拿得出手的政績。
線人送來的訊息也是李善來者不拒,縱容為富不仁,到底是初心不在,還是另有所隱呢?
聞笙反覆想了想宋辭信中的話語,心中有了計較,緩緩道,“且明日試上一試吧。”
次日清晨,南潯與聞笙便前往刺史府拜訪了李善。
李善見是南潯二人來訪,心中不免疑惑,南家小子昨日才在那宴席之中大耍威風,這一早又不請自來,也不知是何意。
但他表面上仍是笑意盈盈地恭維道,“當真是蓬蓽生輝啊,南小將軍,聞姑娘快裡面請。”
李善做了個請的姿勢,又不動聲色地多看了眼聞笙,在心中暗自猜測了她的身份。
南潯與聞笙被引著入了前堂大廳內,這一路的樓閣建造皆符合刺史一職的規格,但大堂內雕樑畫棟,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名人字畫,每一幅都價值連城。
但最引人注目的還當是那些擺放在顯眼位置的珊瑚和瓷器,那珊瑚極似蜿蜒的藤蔓,比當初齊曜那扇更為壯美,更不用提那讓人眼花繚亂的瓷器...
南潯與聞笙相視一瞬,皆從對方眼底看出了怪異,還當是頭一次見到這般不懂掩飾的貪官。
視線流轉間已有僕人端了茶來,南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