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5 頁)
立即撤向隴右道。那裡的大唐安西都護府與天竺相鄰,或可求得天竺庇護。在這些主張西撤的大臣中,甚至包括李世民猶為看重的房、杜二人。
李世民很是失望。他沒有想到,如房、杜二人乃是自己平日最為看重的人,連他們都不支援自己堅守長安!……西撤隴右道,必會令大唐各地官員對朝廷徹底失去信心。在冀州的強勢壓逼下,他們必會降於冀州,其時大唐雖然暫時保有隴右道,但是也實同於亡!如此局面,李世民寧願戰死也不想看到!
太極宮太極殿中。
“朕誓與長安城同在!”李世民手撐著龍椅扶手,身子微向前傾,他俯視著大殿,凌厲氣勢壓制住了大臣們的騷動。“大食與天竺正在西方發起對冀州遠洋軍的進攻,此後冀州本土的兵力、物資都會大量向海外輸送!時間稍長,小小冀州將再無攻大唐之兵力,除非……冀州破釜沉舟,將其守備兵力盡出!……”李世民坐直身子,“不過,冀州不敢如此!若是冀州敢如此,只怕對其垂涎已久的高麗、契丹,甚至被滅國的東突厥國也會起兵伐之!朕相信,李元霸和徐世勣是不願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的。所以,大唐如今最需要的就是堅持,而不是退卻!因此,朕更是要坐鎮京師,穩定大唐朝野的人心。只要大唐舉國齊心,堅持到冀州陷入海外的泥沼,大唐回覆昔日輝煌指日可待!”
眾朝臣經皇帝如此剖析當前局勢,立時精神一振,只覺得大唐輝煌就在眼前!甚至,有的大臣開始想像,如何在大唐佔據強勢之後將今日受的窘迫還與冀州。
這其中,只有諸如房玄齡、杜如晦之輩心中自知,趙王李元霸是不會陷入海外戰爭泥沼的!……他們都明白,若形勢需要,趙王李元霸寧願放棄馬來半島也不會讓冀州老巢陷入困境。因此,大唐的堅持除了能稍稍延緩滅亡的時間之外,並無多大意義。
難道身經百戰,能謀善斷的皇帝陛下會不知道這些嗎?一念及此,房、杜之流此時隱約明白,當初皇帝陛下與天竺、大食結盟,並請得刺客刺殺冀州要員,及至今日的誓與長安共存亡……皇帝陛下是要不顧一切與冀州一搏,而這一切不過是因為皇帝陛下不願意認輸,他不願面對亡國的現實!皇帝陛下寧願在維護自己地位、榮譽的戰爭中死去,也不願龜縮一角,苟且偷生!
原來,在陰柔、冷酷、理智的背後,李世民與其兄弟李元霸一樣,也有著剛烈的一面。或許,這就是李家人的血脈傳承吧!
※※※※※※※※※※※
三十艘千噸戰船和八十艘六百噸級戰船結成的龐大艦隊航行在海面,船樓頂上,數十面金龍大旗迎風飄展,其勢頗為壯觀。
這支艦隊將會穿過馬六甲海峽,透過翠蘭嶼,之後至多一個月就會到達錫蘭島。在那裡,冀州艦隊將會分為兩路,一路由遠洋水軍統領宗剛率領攻打錫蘭島,一路由水軍副統領安鳳翔繼續西行,前往阿拉伯半島與東羅馬帝國合擊大食。
就在冀州艦隊起航的同時,裴元慶與程咬金率領的八千遠洋軍也已在羯荼國邊境城池肆志羅布防。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羯荼、狼牙修兩國也傾舉國兵力與冀州軍並肩作戰。
次日,在天竺境內集結的三萬大食、天竺聯軍借道驃國、陸真臘,惡狠狠地向馬來半島撲來。
十日後,大食、天竺聯軍到達肆志羅城。
一萬天竺步兵帶著攻城器械列隊在最前,另有一萬五千大食鐵騎在其後壓陣,最後就是五千天竺象軍!
冀州士兵大多都是生在中原以北或是以東地區,從沒有見過大象,更沒有見識過天竺國的象軍。眼見上千頭龐大的怪獸列隊而立,並不時發出震耳的吼聲,冀州士兵即便是在城樓之上觀望也覺得有些心寒。
肆志羅城早在一年前就經過了加固改造,並且城頭也架起了拋石機,防守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