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3 頁)
了天下,大約就不會誅殺功臣,除非惹惱了他。出於個人意氣殺功臣是可能的,出於政治需要有計劃有預謀地殺人則不可能。因為對於項羽而言,不存在什麼功高震主的問題。有誰能比他的功更高?又有誰能震得了他這個天下第一的蓋世英雄?沒有。至少是他自認為沒有。所以,在項羽手下當個功臣是安全的,只要你不去摸他的老虎屁股。反正他不會把你看成什麼必欲去之而後快的威脅。他甚至可能根本不承認你是什麼功臣。這樣雖然難免受點委屈,卻不會有性命之虞。即便被看成功臣也不要緊,因為那意味著他承認你是英雄。真正的英雄總是敬重英雄的。出於&ldo;英雄惜英雄&rdo;的心理,他也會放你一碼。鴻門宴上他堅持不殺劉邦,便有這種心理因素在內。
當然,項羽不殺劉邦,原因也可能正好相反,即極端地蔑視劉邦:他算什麼東西!這種狗一樣的東西,也值得我去殺麼?別弄髒了我的手。我們知道,項羽是極高傲的,而一開始輕視劉邦,也正是他失敗的原因之一。懷王與諸侯約:&ldo;先入定關中者王之&rdo;,卻又安排項羽北伐,劉邦西征,其用心已十分明顯。項羽雖然也提出&ldo;願與沛公入關&rdo;,但原因卻是要為項梁報仇,不是怕劉邦搶了先。諸侯聯席會議不同意,他也就不再堅持。因為他根本不相信劉邦那笨蛋也能打敗秦軍。所以一聽說劉邦先入關中,&ldo;珍寶盡有之&rdo;,便惱羞成怒,暴跳如雷。現在,他不得不承認劉邦是個人物了,卻又在骨子裡不肯承認他是英雄。因此他不知怎麼辦才好。如果承認劉邦是英雄,就該敬惜,哪有謀殺的道理?要殺,也得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殺。在自己軍營裡酒席上,這麼鬼鬼祟祟地殺,實在太掉價,也下不了手。如果劉邦不是英雄,那又何必殺他呢?范增幾次三番示意,他只是預設不語;樊噲慷慨陳詞,他也&ldo;未有以應&rdo;,就因為他自己心裡完全把握不了尺寸。結果劉邦終於虎口脫險,項羽則犯了放虎歸山的大錯誤。
其實項羽犯不著那麼看不起劉邦。
不錯,劉邦是個流氓,然而卻是流氓中的英雄。說他是流氓,只是指他的出身,他的教養,並不是指他的資質。要論資質,劉邦確實無愧於領袖稱號,他簡直就天生是當領袖的材料。一個領袖人物必須具備的素質他都有,根本不用別人教,況且也教不了。張良、陳平、韓信、蕭何他們是給劉邦出過很多主意,但這些主意都是針對現實問題的,有的還是具體操作問題,是謀略而不是戰略。戰略性的建議也有,而劉邦也往往一點就通。這種洞察力、判斷力和悟性,簡直就是天生的。韓信說他&ldo;將將&rdo;的才能&ldo;此乃天授,非人力也&rdo;,並不完全是恭維,當然也不是諷刺。
作為一個領袖人物,劉邦最大的優點是&ldo;知人&rdo;。這裡說的知人,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尊重人才和善用人才,而是懂得人情人性,既知道人性中的優點,也知道人性中的弱點,這才能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又能孤立敵人各個擊破,終於運天下於股掌之中。什麼是天下?天下並非土地,而是人。所以,得天下,也就是得人,得人心。劉邦很懂這個道理。他似乎天生就會和人打交道。《資治通鑑》說他厭惡讀書,卻天性聰明,胸襟開闊,能採納最好的謀略,連看門人和最底層的小兵,一見面都成為老朋友。我想,除因他性格豪慡大度,不拘小節,易與相處外,還因為他懂得一個道理:&ldo;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rdo;因此他把所有的人都看作寶貴的財富和資源,惟恐其少,不厭其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