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小的骨針還把人引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就在陵區大紅門東北邊的寶山下,發現了一把石斧和一些原始人做飯使用的陶罐碎片、鬲腿等,還不時出現一些時代較晚的瓦片。稍後,趙其昌和白萬玉帶領考古所和北京大學的老師、同行再到寶山檢視時,每個人手裡幾乎都撿到一些遺物。他的老師,北大考古教研室主任蘇秉琦教授當著大家的面問趙其昌:“對這個遺址,你怎麼看?”白萬玉湊過來說:“蘇先生又要考你呢!這是你野外實習的補考,好好答,爭取滿分。”趙其昌笑笑,果真一本正經地回答道:“這是個先民理想的生活處所。第一,小山北面陡峭,山下是河,下山取水方便;第二,山南平坦,便於農耕,搭個草棚,高坡向陽。至於時代嘛,從遺物看自然屬新石器時代晚期,不過從那些布紋瓦片看,可能延續到漢代或再晚些,這裡仍有居民在活動。”大家七嘴八舌地嚷嚷:“可以及格,滿分不夠”。閻文儒教授又問:“怎麼防禦野獸啊?”趙其昌說:“北面是大河,自然的圍牆,哪來的野獸。”工作隊的龐中威立刻接道:“真有野獸,山下有狼窩。前不久泰陵那裡一個小夥子還在洞裡捉住三隻狼崽子,老狼連連嚎叫幾夜。要不是先把小狼捉走,肯定連老狼也一網打盡……”蘇秉琦笑了:“不是說北面的防禦,是說南面。”趙其昌看出老師們是在開玩笑,也轉了話題:“南面的村子叫龍母莊,長陵園,是明朝為祭陵種植瓜果上貢的地方,也是程六的老家,當年程六爺盜掘了萬娘娘的墳,把鳳冠拿回家,他結婚時新娘子還把它戴在頭上臭美呢。文獻上還說,姚廣孝扮作卜卦先生,幫助永樂選陵就是在龍母莊出現的……”
夏所長半天不語,只是微笑,最後說:“看來北京的考古圖上還要標上一個點,增加個寶山遺址。你們定陵完工後,就轉向寶山。”白萬玉笑了:“我是趕不上了,趙公可能還有希望吧!”
從三千年前的先民,到三百年的皇陵,誰也沒有想到,白雲蒼狗,變化竟這麼大。而今,又過了40多年這裡卻蓋起旅遊飯店,建起高樓,與古老陵園形成強烈反差,反而不倫不類了。一根骨針引出的兩條長線,就這樣斷頭了。
木板房突然塌陷
發掘工程在快速進展。為了工作方便,發掘隊僱來建築工人,在陵園內北側的大牆下,用竹片和木板搭成十幾間簡易房屋。11月中旬,發掘隊員由昭陵村搬入這片古松荒草擁抱的木板房定居。
木板房雖然簡陋,卻也別緻。屋內用水泥摻合刨花壓成薄板襯裡,屋頂用石綿瓦覆蓋,在這古老殘破的陵園內,分外醒目,增添了不少時代氣息。工作隊根據人員年齡和各自的工作特點分配房間,每兩人一間,剩餘的兩間作為接待室和倉庫。
自搬進簡易房後,趙其昌和劉精義就開始精心佈置他們共有的窩。幾支木箱壘起來的“櫃櫥”上,擺滿了琉璃瓦片、瓷獸、石斧,骨針……儼然是一個小型博物館。牆壁上貼滿了各種圖表和數字,一進門,就能清楚地看到十三座陵墓的佈局和建築形狀,以及三道探溝的位置……當這一切完全就緒後,兩位小夥子便叫來白萬玉老人:“白老,你看這房子咋樣?”
白萬玉一見,立即露出笑:“這是一間很不錯的作戰指揮室呵。”白萬玉說著,不經心地往床上一坐,“噗哧”一聲,整個身子陷了下去,頭差點撞到後邊的牆板上。兩個小夥子哈哈大笑。
“哎,這裡啥名堂?!”白萬玉爬起來,掀開褥子。只見床的四條腿是用四根木樁插進土裡,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