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保險(第1/3 頁)
名字或許會取錯,但綽號一定不會——這是香港電影裡的經典臺詞,完全是實踐出真知。
比如板寸同志,不僅髮型是板寸顯得非常幹練,而且人本身也非常幹練,名如其人。比如小鑽風,雖是比《西遊記》裡真正的小鑽風僅僅是獅駝嶺四萬八千名小妖之一的地位要高的多的多,但其善於鑽營、諳於世故的風采也是江湖獨一份。再比如宋老,宋老有一個綽號叫做“宋百科”,主要是因為宋老從當“小宋”的時候就一直有一顆八卦的心,一直到成為“宋老”,始終初心不改、秉性不移,大家知道的是宋老講起文寧故事的如數家珍、滔滔不絕、深入淺出、意猶未盡,但不為人知的是,宋老還筆耕不輟,留下了二十多個記事本,分門別類地記錄了文寧縣發展的方方面面情況,珍藏在家裡小院二樓書房的書櫃之中,更加不為人知的是,這些記錄用的不是春秋筆法,也不是縣誌寫法,而是採用了《百官行述》的做法,將全縣大大小小官員的各種抽屜之下的事情,一筆一劃地記錄下來,目的有二:一是存史資政,若干年後的讀者可以當做《朝野僉載》《李煦奏摺》《侍衛官雜記》等等書籍來閒讀來消遣;二是留給梁欣萍,宋老秉持“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古訓,考慮自己無子無女,百年之後只剩外孫女一人,於是將此作為一筆寶貴財富傳之後世,只要注意方式方法,運用得當,則可保後半生衣食無憂。
梁欣萍為了牢牢拴住郝白,讓郝白當好“託孤之臣”,便將這些傳家寶拿了出來。不過樑欣萍留了一個心眼,沒有把筆記本全部拿出來,而是考慮目前郝白從事的礦業秩序整頓工作,把《礦業編》《黑鎮編》《白鎮編》三冊挑了出來,送郝白閱讀。郝白左右無事,把宋老的二樓書房當做了藏滿武學秘籍的“琅嬛福地”,如飢似渴地研讀起來。宋老畢竟混跡官場大半生,從刀筆吏起家,措辭深刻,記錄精準,言約而事豐,言有盡而意無窮,比如《黑鎮編》裡《宋家堡秘辛》之《宋福貴風流史》裡記載的一條,“宋福貴雅好江南女子,1998年到江蘇南京採購礦山裝置,與該廠銷售員朱某言談甚歡,泛舟玄武,同遊鐘山,於明孝陵神道石像後情歡野合,嗣後宋家堡各礦裝置均委該廠,兩情相悅,日久生情。”郝白以為“日久生情”是陳述句,沒想到後面記得清楚,宋福貴和朱某的私生女就叫“宋情”。郝白心說,可真是日久生情啊。
治喪期間,家裡到底還是來了一些門生故吏,郝白心說:縣裡的老幹部們小幹部們以及各種有頭有臉的人物們實在是不知道宋老寫過這些東西啊,要是知道有這些東西,肯定得排著隊過來弔唁,不僅得鞠躬,還得咣咣磕頭,爭當孝子賢孫,就是守墓三年也行,只要把本子裡關於咱的那一頁輕輕撕掉即可。
還有一些不請自來的客人,其中典型的就是廖大元和畢正義。二人聯袂而來,為宋老的駕鶴西去、猝然離世表示了深深的惋惜,深恨自己對宋老的巨大剩餘價值沒有吃幹榨淨,老人家的自傳《悠悠我心、深深履痕》還沒有來得及寫完,聽說已經完成了四十萬字,畢正義向梁欣萍表示,宋老是令人尊敬的政壇前輩,宋老的離去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大損失,巨星隕落,令人扼腕,逝者已矣,生者勉之,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為後世樹榜樣,趕緊將老人家的自傳整理出版,如此一來,不僅能完成老人家的遺願,而且順應了廣大讀者的殷切期待,咱們何樂而不為呢。寥大元從旁補充,環臂一圈,指著四面牆壁上的各種領導和名人合影說,最好呢,把老先生的這些珍貴的照片,全都加到自傳裡面,讓讀者們睜大眼睛看看,宋老是何等風采,宋老結交的都是何等人物,讓末學後進們望洋興嘆、見賢思齊,同時還能起到睹物思人的絕佳效果,咱們何樂而不為呢。
郝白辦過報紙和刊物,常年和印刷品打交道,深知其中門道,加上彩圖,價格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