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職場歧視(第2/2 頁)
得除了政府部門的其他企業更加不願招聘育齡女性員工。工作都難,更別提晉升和其他福利了。
因此除了一些wLb(工作生活平衡)的外企,女性管理者越來越少見。有時看到,就不由地猜是不是單身未婚女性或離異女性,而大部分時間也印證了我的猜想。
職場歧視中除了性別歧視,年齡歧視也是近十年非常突出的問題。本來只是一個簡單考公年齡限制的“35歲”,在2000年左右被華為深刻地借鑑到其招聘要求裡。隨著It從業人員的日益飽和,2015年前後華為又將“35歲”定為裁員的標準之一。其後很快被各網際網路大廠借鑑,並很快蔓延到整個It行業,還逐漸擴散到國內的各個行業,最終成為職場人聞風喪膽的“35歲危機”。
2015年那時我還在甲骨文的舒適圈裡待著,雖然聽說,但總覺得離自己太遠,沒有去關注,更不會去提前想應對措施。2019年裁員後找工作,才給我狠狠一擊。雖然最終有幾個offer,但心情複雜,更因為擔心普通企業最終也做不長久而選擇了這家“國企”。
我以為他們選擇了我,就會接納我的年齡。儘管那些高層領導是我的同齡人,但他們還是一樣鄙視著我的年齡,甚至有時會不滿我的院長為什麼招聘了年過40歲的我。只不過那時我們部門算是自負盈虧,他們也不好太多幹涉。
有時聽說了高層對院長招聘我的不滿,尤其後來我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院長他們的期望時,我經常會在內心裡對院長他們感到抱歉,甚至內疚。因此會盡力地去努力工作,想辦法證明自己。
然而誰能想到新領導到來後,馬上做架構重組。離開了院長的庇護,我變回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職場老人”。加上性別的原因,更是被新領導各種看不上。
職場歧視除了性別和年齡歧視外,還有以前我只有大專文憑時受到的學歷歧視,還有地域歧視、外形(顏值、身高等)等等。很多人因為江西“重男輕女”思想和“高彩禮”等諸多不好的現象,在知道我是江西人時不願意和我在深入的交往。而找工作時,有時也會因為我不高的個子和普通的顏值和樸素的打扮而失去機會。
除此之外,國外還有國家、種族、宗教、婚姻家庭和性取向等歧視。各大外企在“反職場歧視”上普遍做的比較好。在甲骨文招聘和管理者基礎培訓裡,公司反覆灌輸“尊重他人和他國文化”的思想。在招聘時不要問任何除工作以外的私人話題。因為這些問題就意味著你已經決定要招聘對方,如果對方沒有拿到offer,就可以用相應的職場歧視類別起訴公司。
記得那時有位講師說的非常好,大概話語是這樣:“每一個管理者都是企業文化的鑄就者。我們要尊重和珍惜每一個員工的貢獻和價值,致力於創造一個平等和多元化的職場環境,促進公司和員工的共同發展和繁榮。向職場歧視說“不”從我們每一位管理者做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