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七 第三帝國的未來(三)(第1/6 頁)
就拿雒陽來說,雒陽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使得市民們開始廣泛追求食物的口味,又因為雒陽帝國首都的特殊身份,南來北往的人們和貨物往往都會經過雒陽,所以很多外地人會選擇來雒陽開飯館。
於是很多其他地區的口味都能在吃到,很多外地人來雒陽,想家了,就去地方菜館裡吃一口地方口味,相當滿足。
臨海地區因為海捕漁業的發展,興起了吃海鮮、煮海鮮的浪潮,形成了講究清淡、清鮮的口味。
內地則因為農業和牲畜養殖業的發達,興起了吃炒菜、吃稻米飯的浪潮——劉備最喜歡的稻米飯,當年只在少部分地區種植的稻米飯,現在種植地區擴大,產量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食用稻米飯作為主食了。
人們開始追求多種多樣的口味,帝國飲食五花八門,四面開花,體現出來的恰恰是帝國的物質生活進入了一個相對充足的狀態。
這是人們在十多年前安全無法想象的,但是這幾年卻偏偏越來越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且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所以諸葛亮認為,陳琳雖然有些諂媚,事事都喜歡追求劉備的看法,遵循劉備的命令,但是有些事情因為劉備本身的素質過硬,所以他的諂媚就顯得不是那麼的諂媚。
皇帝太優秀,居然使得舔狗的存在也變得合理了起來,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諸葛亮如此想到。
不過劉備對此並不在意,他做了十五年皇帝,親手締造了這個龐大的帝國,為這個國家積蓄了相當多的積累,使得這個國家成為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影響力遠播海外。
這對於劉備來說,已經足夠,如果他想就此躺平的話,其實並不難。
不過,他並不想做李隆基,也不想做那個接著奏樂接著舞的存在,所以,他還要完成最後一件事情。
“孔明,是時候了,分封之策,可以開始了。”
諸葛亮站住腳步,有些驚訝的看向了劉備。
“陛下,您之前不是說,最好等到貞觀二十年嗎?”
“時不我待,該開始就要開始,大漢已經很強了,發展的速度超過了我的想象,而且我也不知道我還能活到什麼時候,能儘快安排,就要儘快安排,以我作為父親的身份,總比讓深作為兄長去安排要更好一點。”
諸葛亮沉默了一會兒,感嘆道:“您真的為子孫後代考慮了很多。”
“我想要的是穩定,是傳承,是延續,而不是曇花一現。”
劉備轉過身子看向了諸葛亮,笑道:“所以,我設定了內閣輔臣的職位,讓你回來進入內閣,便是如此的想法,分封之策完成之後,等看到了成果,就是我退位之時,我已經很累了,我還想多活幾年,如果繼續做這個皇帝,我怕是活不過十年的。”
“陛下,您……”
“孔明,我相信你。”
劉備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笑了笑,便繼續往前走了。
貞觀十五年,劉備算了算日子,算出今年應該是西元的二百零九年,另一個時間線上,這一年,是赤壁之戰之後的第二年,這一年天下並不平靜。
荊州作為四戰之地,還是戰火紛飛,孫權主動打響了第一次合肥之戰,試圖北上合肥,進攻受挫,戰局不利,拉開了孫十萬威名的序幕。
曹操為了報復赤壁之戰的挫敗,再次領兵南下濡須口,與孫權隔江對峙,因為曹仁在江陵的失敗,不得已放棄東線戰場,選擇了撤退。
曹操沒能成功復仇,孫權沒有繼續開啟局面,唯一擴張了勢力的,便是苟著發育的劉皇叔。
可以說這一年是劉皇叔的事業煥發第三春的一年,也是他走向巔峰的開始,而在眼下,在這個時間線上,劉備已經成功構建了史無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