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2/2 頁)
;行動開始時投入戰場的3000架飛機的實力來看,等於德軍每一架飛機都損失掉了。到41年底時,許多德國空軍聯隊的實力下降到原有實力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在人員損失上,德國空軍41年在蘇聯戰場損失了13742名機組成員和地勤人員,其中3231人陣亡,2028人失蹤,8453人受傷。其中許多人是無法替補的戰前參軍的人員。以蘇聯空軍在開戰時的狀態來看,他們能使德國空軍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
如果德國空軍能保持象開戰頭幾個月的打擊力度,那麼即使蘇聯空軍再頑強,蘇聯軍工工業運轉再有效,蘇聯空軍也無法倖免,但隨著時間推移,德國空軍自己也因失血過多而軟弱了下來。於是在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後,蘇聯空軍得到了最寶貴的喘息時間。雖然在隨後戰爭中,蘇聯空軍仍將在德國空軍手中付出重大代價,但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蘇聯的取勝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從1942年下半年起,蘇聯空軍開始了緩慢的復甦,隨著大量先進飛機的投入戰場,蘇德兩國空軍在裝備上的差距逐漸縮小了,越來越多經過戰爭考驗的軍官擔任了高階指揮員的職務,在空中戰爭中不符實際的戰術被拋棄,而蘇聯飛行員的訓練水準也大幅度提高了,1943年後走上戰場的蘇聯飛行員一般已經接受了1年的訓練。一向是蘇軍弱點的通訊裝置逐漸得到了提高,到1943年下半年後蘇聯飛機普遍裝上了無線電裝置。這些努力加上英美空軍在西線的進攻,逐漸使得蘇聯戰場上空的優勢逐漸向蘇聯空軍方面轉移,1943年蘇聯空軍第一次從德國空軍手中奪得了戰場制空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