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找尋出路(第4/4 頁)
用五個紙袋裝了,趕緊離開,小店的滷菜太香了,再呆下去,朱雪峰擔心自己把持不住。
“這小子,一下把包子買光了,我這手藝是又長進了還是咋地。”看到包子大受歡迎,大爺有點想多了。
找個巷子,把包子扔進空間,騎著車朝十岔海而去,也就十分鐘不到的路程。
岸邊釣魚的人不少,一眼看去就有十好幾個,走進瞧了瞧,收穫都一般,沒有太大的上鉤,基本都是二三兩的鯽魚。
“大爺,您釣魚呢!”朱雪峰主動上前摸摸情況,“喲,釣不少啊。”
“唉,不行,都是小魚,一條大的也沒有。”大爺倒是實誠,沒有吹牛。
“這麼大的湖,沒大魚,不會吧!”
“誰說沒大魚,去年底,公園拉了兩網,十多斤的都有,還不少。”
這時候的規矩是,公園是可以垂釣,私人不許下網。
聊了一會才搞明白,大魚一般不來淺水,深水區人家也不讓,要偷摸去,就有人來管了。
大魚都是人家公園年底自己拉幾網,發過年福利的。
這魚不太好搞,還得找活路啊。
去百貨大樓看看,據說現在的收音機很難買到,自己對無線電熟啊,各種電器沒少修,看能不能攢一個,這玩意肯定比釣魚靠譜吧。
離最近的應該是dI安門百貨了,沿著大街騎行,這一路的腳踏車可是不少,汽車不多,但正三輪摩托、側三輪摩托、兩輪摩托可沒少見。
帶著煤氣包的公汽和無軌電車間雜而行,可能是上班上學時間,路人倒是沒有幾個。
來到百貨大樓,人也不多,但貨品可真不少,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很齊全,在收音機櫃臺看了看。
收音機個頭都不小,木框的外殼,樣子還行,不用看,就衝這個頭,裡面肯定還是電子管的。
在百貨大樓轉了好一會,沒見到賣收音機配件和電子管的,朱雪峰有些失望,走出大樓。
記得以前去酒仙橋洽談業務時,他們介紹自己的廠子是五幾年就生產各種電晶體了,要不再去看看。
說幹就幹,騎車直奔酒仙橋,按照記憶,大約十五公里,花了一個多小時,實在是騎不快,累得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果然找到了,但沒有聯絡人來接待,門衛油鹽不進,就是不讓通行。
這條路也不好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