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這金榜是假的吧(第1/2 頁)
接著金榜卷軸繼續浮現出文字!
【孫策少居壽春,廣結名士,名聲遠播。】
【初平四年(193年),孫策守孝結束,帶傳國玉璽赴袁術處作為交換,討回其父孫堅舊部,得兵馬千人,擊敗廬江太守陸康!】
【袁術未按約定將廬江給與孫策,興平二年孫策趁揚州刺史劉繇扎兵橫江與袁術開戰之時從歷陽渡江,打敗了劉繇,兵馬發展至五六千人!】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進攻會稽王朗,王郎敗潰後投降,佔據會稽後,孫策自己兼任會稽太守,又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廬陵郡,以孫賁弟弟孫輔為廬陵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
【彭城人張昭、廣陵人張紘、秦松、陳端等為其謀士。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淩統、徐盛、潘璋、丁奉為其主將。】
【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佔有傳國玉璽正式僭越稱帝,孫策與之決裂,聯合曹操、呂布、陳瑀等一起討伐袁術。孫策趁機進攻祖郎、焦已、太史慈,平定丹陽!】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死,孫策擊敗廬江劉勳,獲得廬江!並大敗前來支援劉勳的黃祖,其後東進豫章,一統江東!】
而天下一眾諸侯們則看呆了。
江東小霸王果真是名不虛傳,以數百兵起家,跨江而擊,攻取江東。
簡直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也!
短短六年就打下了一片基業!
“我兒……不錯!”孫堅看著孫策一路攻取江東各郡,最後一統江東而感到自豪高興,由衷的讚了一句好小子。
“哈哈哈,文臺之子果真有乃父之風,不愧是名門之後也!”曹操看得都有些眼熱嫉妒,我兒要是有孫策這般勇武該多好。
一眾諸侯們也紛紛道:“是呀,不愧是江東小霸王,百十來人過江,竟能打下偌大家業,實是我等之楷模也!”
袁紹也笑道:“我最佩服的是文臺之子敢於取捨的決心,面對寶物而不心動!”
眾人一聽這話,瞬間將目光投向了袁術。
袁術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心裡罵了袁紹一萬遍。
賤婢生的,該死!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一眾諸侯看袁術的目光都變得鄙夷、質疑、幸災樂禍,複雜無比。
傳國玉璽後面竟然落到了袁術的手裡,這傢伙敢稱帝,實在是大逆不道也!
“哼,這金榜必然是假的,竟敢如此編排,不要讓吾知道是誰在背後搞鬼,否則定讓他不得好死!”袁術憤憤不平的罵道。
建安四年(199年)自己就會稱帝,曹操聯合孫策進攻自己,可惡的曹阿瞞。
袁術此刻不光將孫堅、袁紹恨,連曹操也厭惡起來。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己做過什麼腌臢事,心裡要有數!”孫堅一聽袁術質疑金榜,頓時不高興了。
質疑金榜,就是在質疑自己兒子。
孫堅這一刻也化身為了護崽狂魔,紅著雙眼死死盯著袁術。
我兒孫策,有大帝之姿,汝南袁氏不過如此也,還是我孫家笑到了最後。
…………
虎牢關!
“孫堅之子竟如此驍勇,父子二人皆如此兇猛,文憂這可如何是好?”董卓有點慌了。
一個孫堅已經極難對付,再加個孫策,未來將會是西涼軍的大敵也!
李儒看著金榜沉吟片刻道:“相國,何不招攬孫堅,與孫堅聯姻,將白兒許嫁與孫策!”
董卓聞言,瞬間意動。
捋著鬍鬚笑道:“哈哈哈,此計甚好!”
“我若得孫家父子,天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