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2/3 頁)
著林若誠:&ldo;要是這樣,我勸林總和唐西平趙季胡海他們一起,把瑞雪公司從臨河遷走?&rdo;
林若誠有意要摸寧遠的底牌。
&ldo;現在各地都在打招商引資的經濟牌,真去哪裡,誰都會拍手歡迎的。&rdo;
&ldo;看來,我這個朋友沒有交錯人,的確是夠高智商的。我來就是這個意思,想勸你不能對形勢麻木。&rdo;寧遠拉開包,從裡面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林若誠:&ldo;這是我的老師,後來改行從政,現在是浦東分管招商引資的副區長,你如果想到上海,我現在就可以和他聯絡,只要是在政策許可的範圍內,他絕對會最大限度給予照顧的。&rdo;
林若誠把名片還給寧遠:&ldo;我在臨河有朋友、有基礎,這裡勞動力也便宜,他們鬧是他們的,瑞雪公司為什麼要跟著趟渾水?&rdo;
寧遠:&ldo;你那都是過去的老皇曆,現在的情況和過去不一樣了。&rdo;
林若誠身子朝後一靠:&ldo;呵,我倒要聽聽,這情況有什麼不一樣?&rdo;
寧遠侃侃而談:&ldo;開啟二十四史,貧富懸殊為富不仁,從來都是激化社會矛盾的焦點。&l;5&iddot;22事件&r;發生後,臨河上下,人神共憤,如果不是市委市政府及時做工作,早就釀成新的事件也未可知,這一點,你老兄不會看不出來吧?當下,百姓不是改革開放前的百姓,是網路時代的百姓,疏導可以,矇蔽和糊弄絕對過不去,如果沒有水落石出,沒有公公正正的結果,所有的情緒遲早會像火山一樣噴發。臨河的企業,環保意識有多強,你比我心裡要清楚得多。白書記要發展,也要穩定,這中間的處境有多難?中央調查組還沒有撤走,他熊燦就敢明目張膽地向臨河直接排放汙水,這樣的人,不抓行不行?&rdo;
林若誠:&ldo;熊燦被抓,是因為和工人有矛盾,拖欠工資吧?&rdo;
寧遠冷笑:&ldo;不,激化工人的矛盾,也是有人和熊燦串通好的一步棋:一是想借下崗工人做文章,使&l;5&iddot;22事件&r;的徹查不了了之;二是使熊燦好藉此把瀆職失職經營不善的責任推卸出去,一石二鳥,算盤撥得真是夠精了,只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把憤怒之火會燃得如此之快、如此迅猛,一下子把他給捲了進去,可謂人算不如天算!唐西平趙季胡海他們以替企業家說話為幌子,集體向市委施壓,只能是欲蓋彌彰,說明&l;5&iddot;22事件&r;背後有罪惡的勾當。還有,中央調查組的錢組長是你的同窗好友,什麼脾氣你比我更清楚,讓他無功而返,不如撤了他的職更好受一些。如此一來,如果唐西平趙季胡海他們瞞天過海,僥倖得逞,臨河私營企業將會被老百姓仇視的目光所包圍、所淹沒,而&l;5&iddot;22事件&r;排汙直接曝在明處的只有瑞雪公司一家,只怕類似你的汽車被砸的事警察管都管不過來,連安全感都沒有,何談發展?如果我來當臨河市委書記,兩害相較取其輕,反正剛剛到位,即使經濟有點滑坡,責任也記不到自己頭上,只怕還要為將來可持續發展埋下好的伏筆呢,為何不雷厲風行地按照中央調查組的要求,鐵起手腕,一個一個過濾,一個一個嚴懲,打他個雞飛狗跳,最後,落上一個愛民親民的清官形象,不比擠在夾縫裡兩頭受氣強上百倍?還只怕是一通百通了呢。只是這樣一來,長鞭凌空橫掃而過,勢必難以周全,鞭梢擦著林兄,輕重都是痛。所以,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做為知友,我都奉勸你早做搬遷的打算。&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