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3 頁)
這時候文沁過來打招呼,把兩支簪子,兩枚頭花放到炕上,&ldo;楊大娘,這個請您幫我帶給他們吧。你們家近便,抬腳就到。&rdo;
楊婆子看了一眼,不是什麼值錢的,她也瞭解老楊家,除非真定了親,不會捨得往外拿好東西的。
&ldo;大侄女,不是什麼值錢的,就算是值錢的更該留下,不要白不要!&rdo;
文沁冷笑,&ldo;大娘不瞞您說,我打心眼裡,其實真不喜歡這家人。兒子是個獨子,肯定嬌生慣養,脾性也未必好。母親的架勢那日來我家我們也見過,指手畫腳,好像方圓幾百里他們家最好似的。要不是我娘覺得以後嫁過去離家近一點,互相有照應,我還不同意的。如今他們這樣,是整整好的,遂了我的心願。&rdo;
楊婆子忙說是,又說誰家也不缺這點東西,她便把那幾樣收起來,回頭還給老楊家,&ldo;大侄女,你放心,他們要是不要,我就扔大路上。&rdo;
文沁道了謝,自回房間去。
李氏自然最瞭解自己的女兒,雖然平日裡嘻嘻呵呵,也是個豁達的人,鮮少與人置氣,這事確實傷到她了。待楊婆子告辭離開,她便去勸文沁。
文沁一直平平靜靜的,說沒什麼事,她確實不喜歡那一家,李氏便說以後要給她好一門更好的親事,一定比老楊家還好。
文沁嘆了口氣,&ldo;娘,算了,我覺得普普通通的就好。就算比咱家好一點的,咱也高攀不起。只要有地方住,人老實本分,肯吃苦能幹就夠了。&rdo;
李氏卻置了氣,定要給女兒找房更好的,心裡又不免埋怨自己的二女兒,做出那種事情,雖然人家表面不說,可只怕四外莊的都知道,一打聽也沒什麼好影響。
到了晚上大家都知道了情況,也沒辦法,怪不得老楊家。
老四發狠,&ldo;要是讓我知道哪個下三濫的舌頭那麼賤,非給他割下來不可!&rdo;
老三瞪了他一眼,&ldo;看看你,看看你,別動不動就出個土匪樣兒!你二姐的事情,這附近沒不知道的。&rdo;然後他看了父母一眼,&ldo;爹孃,你們說是不是王貨郎那家嚼舌頭呢?&rdo;
李氏心裡一沉,尋思也可能,雖然當日女兒跑了以後他們反而上門安慰,但是這兩年關係倒是真的淡了,也鮮少走動,說不得有這麼層意思。
她看了老頭子一眼,&ldo;要不你帶上禮物,去看看?把話說開。&rdo;
老唐頭沉悶著,摸了摸頭,&ldo;嗨,說什麼呢,劉大哥不是那樣的人,他的人品你還不知道?&rdo;
李氏疑慮道,&ldo;那能是誰家這麼缺德?去老楊家給我們下舌?老劉頭不會,難保他老婆子,他兒媳婦什麼的。&rdo;
如果是隨便說一句,倒未必會怎麼樣,況且二姑娘事情,別人也都知道,老楊家未必也沒聽說過,既然之前能來提親,估計就是不那麼在乎。如今因為這個吹了親事,只怕別人還不定說什麼壞話呢!
因為文沁的親事告吹,家裡原本喜慶的氛圍一下子陰沉下來。
李氏沒了笑模樣,時常手裡幹著活,突然想起來罵兩句,王氏看她眼神陰沉,也小心翼翼不敢惹她。
高氏和唐文清每次去北溝崖下地幹活,都從地頭下面的河裡撈些石頭上來,用獨輪車推回家,一次次積攢在院子裡,到時和泥蓋豬圈和雞欄。
小院西邊空的地方,能再蓋兩間小房,等有了錢還能蓋上東西廂,西南角蓋豬圈,往東一點蓋牛棚,然後還有塊地方到時候蓋門樓和南屋,用來放放隨時取用的農具。
西邊緊挨牆的鄰居在外面給有錢人家做工,常年不在家。兩家的院牆半坍塌著,唐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