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5 頁)
.諸位退後,但看老夫耍劍.劍易生鏽,劍法卻不會,豪氣上來,照樣亮光!"
說著,扣擊一下劍刃,鏗鏘一聲.
修流笑道:"溫老爺子既然已經封手,何必重入江湖?這筆糊塗帳,還是由晚輩接了."
73 血雨腥風
73 血雨腥風 出劍奪命
由尾笑道:"也好,反正你手中這把種田家的'竹'劍,我遲早也都要奪回的.我手中的這把劍,也是豐臣當年的三把配劍之一,名叫'柳'.'竹'劍是把戰劍,衝鋒陷陣,殺氣太重,而'柳'劍卻古樸厚實,頗有君子沉穩風範,可佩以品茗聽琴敲棋.今日兩劍相逢,卻不知鹿死誰手."
說著,緩緩舉起了"柳"劍.
修流在由尾還沒把定劍勢時,便一劍破空刺出.由尾倉猝擋了一劍,退後一步,大聲道:"你這不是'旋風劍法'!"修流笑道:"由尾君,我說過要用'旋風劍法'與你搏鬥了嗎?"
倆人相對鬥殺了十幾手,院中劍風四漾.由尾卻一直沒看出修流使的是什麼劍法.
鐵巖在一邊看了,對斷橋道:"修流君的劍路,似是隨意而發,見勢著形,但又不失兇猛劍式,這是很高明的劍道,要是我師兄大麻見了,一定要揣摩半天."斷橋正凝神關注修流兩人的打鬥,隨口哼了一聲,不再搭話.
其實,修流此時使的正是他自己在《豢虎手跡》上揣摩出的"天知"劍法.這套劍法並沒有什麼招式規宥,要訣只在於"變"與"化"兩字而已.例如,他看出對方劍招中可能的變式,便可隨心所欲,逐勢化解,因此便疊更有新的招數出來,一場劍使下去,一氣呵成,幾乎沒有重複的招式.
由尾一直拆到五十多招時,才悟出修流的劍路,於是他也改變套數,以動制動.眾人看他兩人一口氣便鬥了上百招,不分勝負.看那夕陽時,已在高高的院牆邊上落下了.
溫眠注意看了修流的劍路,心下生奇,覺得那劍法有些似曾相識,卻一時記不起來在什麼地方見過.他年輕時,曾與師兄陳知耕隨師傅在閩中戴雲山中學劍,師傅見他資質高於陳知耕,便暗中傳給他獨門的內功心法,而陳知耕卻只學到師傅"旋風劍"的招數,因此他的功力,其實遠遠高於他的師兄,只是平時沒有顯露出來而已.直到在釜山大戰時,陳知耕才在實戰中,發現了師傅的偏心,後來一氣之下,再也不和他們師徒倆謀面.兩人只在師傅去世時見過最後一面,後來便各奔東西了.
溫眠明白,"旋風劍"若無深厚的內力,便只能在凌厲的招數上討巧而已.比如同是一招"滿樓紅袖",內力深湛者使出來,可以同時在瞬間攻擊十幾個對手,而招數卻是次要的了.
溫眠看出,修流的以氣馭劍,其實正與"旋風劍"的真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置身坐於榻上,忍不住微微而笑了.
斷橋一直屏住呼息,緊張地觀看著修流與由尾鬥劍,她於武功套路純粹是外行,身上雖有寶劍,卻於劍法一竅不通,她看了半天,還是摸不著頭腦,不知到底是誰佔了上風.此時慌忙問溫眠道:"溫老爺子,你為何發笑?是不是修流已經佔了上風?"
溫眠笑道:"倒也未必是.老朽只是看出了修流師侄劍路的精妙之處,因此不覺會心而笑.至於高下,眼下還很難分得出來.他倆人的劍法可謂是各有千秋,三百招之內,誰都難以佔上風.三百招之外,雙方於彼此劍路都已熟絡,要取勝就得拼內力了.由尾這小子的劍術與功力都遠勝於當年的鼎千松.鼎千松若有他這般修為,那麼那時隕命釜山的,恐怕就該是老朽這般人了."
鐵巖聽了,忍不住插嘴說道:"其實家父的武功,並非傳承自家祖.家祖去世時,家父方才五歲.不過,家父從來沒有跟我們提起過他武功的師承所自.這一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