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低配版舌戰群儒(第1/2 頁)
李適面對周延儒的步步緊逼沒有一點膽怯,這個傢伙時日無多了,明年就要被皇帝給賜死了,我李適豈會怕你。
李適整理一下衣冠,面向崇禎皇帝,恭恭敬敬的行禮。
“臣李適雖然位卑職微,但不妨礙臣報國之心。陛下欽點臣為榜眼,只有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能報陛下知遇之恩。”
李適此話一出,果然崇禎皇帝臉色好看多了,看啊,我大明還是有忠臣得啊。
周延儒卻不以為意,現在這種人太多了,又是一個邀直的人。
於是周延儒很不客氣得說道,
“李適,現在討論的是軍國大事,不是你的心意,難道我們不為陛下盡力嗎。”
李適哈哈大笑,“現在這朝堂之上是人是鬼誰知道呢?”
李適這話頓時惹起了眾怒,難道我們不對大明忠心耿耿,雖然我們平時就是搞些貪汙,受賄,走私,通敵,玩權,結黨等等一系列的事。
當即便有御史站出來彈劾李適,
“臣督察院監察御史劉呈瑞彈劾翰林院編修李適,大放闕詞,擾亂朝堂,攻擊同僚。理應趕出朝堂,永不錄用。”
接著又有幾人站出來彈劾李適。
國策裝聾作啞,因為風險太大,一個不好就要為崇禎皇帝背鍋砍腦袋。
但是彈劾人不會啊,又能顯示自己的存在感。
李適心裡好笑,這麼快就給我安了幾大罪狀啦。
不過李適一點都不擔心,他深知崇禎的性格。不過崇禎不喜歡只會耍嘴皮子的人,還是要快點讓他看到我的才能和忠心。
“難道這袞袞諸公就容不得我說句話,什麼叫大放厥詞,難道有人能救援開封?如果有人站出來保證他能保住開封,可以立刻將我下獄。”
李適此話一出,剛才還喊打喊殺的大臣立馬閉上了嘴巴。
誰不知道現在河南亂成了一鍋粥,要是站出來最後開封不保,那估計得掉腦袋,風險太大,不能這麼搞。
李適看向崇禎,果然從崇禎眼裡看到了一絲讚許。於是李適繼續說道,
“擾亂朝堂,更是無稽之談。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得翰林院編修,難道就不能為國獻策。”
“還有攻擊同僚,我更是不能認可。今年的松山之戰,朱仙鎮之戰,皆以我軍大敗而歸,難道這不是朝堂諸公的責任,難道還不能讓人說兩句。”
說到這兩次大戰的失敗,本來都是把鍋甩給兵部尚書陳新甲和崇禎皇帝的,現在這個李適居然說是他們的責任,士可忍孰不可忍,必須彈劾他。
於是一眾人又跳出來彈劾李適。
李適是崇禎十三年的榜眼,授予翰林院編修的官職。
開玩笑現在的翰林院都是熬資歷養老的閒散衙門,更本沒有什麼瀆職,貪汙受賄的可能。
就算剛才大言不慚,這不都還在辯解嗎。
不過崇禎皇帝卻是對李適的好感越發增加,本來這兩次大戰役的失敗,已經有人開始說是皇帝急功近利才導致的失敗。
現在居然有大臣公開站出來幫自己甩鍋,果然是忠臣,必須要好好重用。
眼見大家開始吵鬧起來,崇禎頓時不悅。建言獻策一個個裝聾作啞,彈劾攻擊他人一個個卻是生猛如虎。
“安靜,全部安靜下來,誰再吵鬧,就將誰趕出朝堂。”
崇禎此話一說大家立刻安靜下來。
首輔周延儒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說話了,又要應對皇上,還要安撫下面的小弟。別看首輔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但是很累的好吧。
“李適,你剛才說你要為國獻策,我等現在就要知道你的方略。如果是有用之法,我們便可以商議。如果你只是侃侃而談,那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