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萬相宜沒化妝,這是她多年來上班的常態。唇上多了淺淺的顏色,她允許自己在鏡子前愣怔片刻。
有人進衛生間,掃了她兩眼,二人在鏡子裡對視,那女人萬相宜不熟,可眼神分明是意外,她只好尷尬地打了個招呼。
黨群處事先準備了新聞通稿,稿件充斥「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怕苦不怕累」「汗水澆鑄」「生生不息」這樣的字眼,記者們顯然不滿意。
尹小航面前也擺著一份新聞通稿,他在聽其他記者提問。
新聞稿件要想「抓人」,一定不能出現陳辭濫調,所謂的「爆點」也不是華麗辭藻堆砌出來的,要扎進讀者心裡,就要有事件,要儘量用資料、用動詞、用反轉、用懸念。
這種「爹味宣誓」和「媽味通稿」,記者們見得多了。
輪到萬相宜,她先解釋了幾個技術問題。尹小航之前想問她的技術問題,被其他記者問了出來,萬相宜做了專業解釋,提問記者不大明白,萬相宜又通俗地解釋一番:
「舉個例子,一個蘋果,新鮮的,熟透了,你把它放在桌上,兩天不會變質。但是如果你咬上一口,放在桌上,隔天早上再看,被咬掉的區域會怎麼樣?表面會變黃,這是常溫常壓環境。我們的材料,在高溫高壓環境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有些變化是肉眼可見的,有些變化是看不出來的。是同樣的道理。」
正事話題聊完,總要聊點花邊。「你們這個專案組裡,單身的多嗎?
黨群處的小姑娘搶著發言:「多。不僅這個專案組,我們單位相對閉塞,優質的單身同事很多,我們工會經常組織與外單位的聯誼。」
有同事插嘴:「好像還沒和媒體聯誼過呢。」
氣氛放鬆,雙方都笑了。
剛才的記者又問:「像萬工這樣,年紀輕輕的技術負責人,怕也沒時間談戀愛吧?」
萬相宜不擅長應付這些,笑著說:「所以我結婚了。」
黨群處的人說:「萬工是家庭事業雙豐收。」
尹小航莫名羞愧,好像偶然知道的一些事情,擱在此情此景之下,十分道德敗壞。
採訪臨近尾聲,尹小航跟黨群處的人說:「我有個提議,想讓更多普通人看得懂,就要加一些生活化的環節,前段時間流行開包……」
雖說是工廠,可年輕人在網路上看到的都差不多,在場的諸位都有點興奮,黨群處的姑娘說:「這個,我要問問當事人意見。」
男同事並不反感,只是覺得記者這種要求很怪,把包裡的私人物品展示出來,算什麼宣傳手段呢?
已經有人把包放在桌上:「怕是要讓你們失望了,我包裡真沒啥稀奇的。」
黨群處的人挨個詢問,問到萬相宜時,她小聲說:「我還有報告要寫,這樣吧,你跟我去拿包,用完了再給我送回去。」語畢離席。
走出門外,有人追了出來。
黨群處的小姑娘眼觀六路:「尹記者,我陪萬工去拿包。」
萬相宜跟著回身,看到一個骨架突出的少年。
少年走近,她才發現他個子滿高,之所以坐在人群裡不顯,是因為他沒把自己定義成主角。
尹小航摘下細邊框眼鏡,低頭對小姑娘說:「方便留個電話嗎?」
小姑娘心想:您明明有我的電話啊,找我要啊,犯得著追出來嗎?
尹小航繼續說:「我怕後續還有技術細節,需要請教。」這句話顯然是對萬相宜說的。
萬相宜以為這場對話與己無關。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眼前的這一男一女更有交流的可能性。
閃閃發光。她腦袋裡蹦出這麼一個詞。眼前的少年,閃閃發光。
他低頭說話,發梢遮住眼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