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5 頁)
荊州而來,為阿嵐的婚事做準備,這些時日暫居我們府上。我想,這些天,弟妹便和阿岫在融翠院休息,陳姨娘和阿嵐在漪瀾居休息,二位以為如何?”
雖然下午的時候已經這麼做了,不過並沒有正式吩咐,現在人都齊全,趙氏便先定下來規矩,以防日後翻出來折騰另有話說。而且,王氏的折騰趙氏是不害怕,但終歸不願意再聽那些汙穢的言語,耗費精神同王氏羅嗦。
若王氏和小陳氏有意見,現在說出來,對大家都好。
王氏原本想著要把小陳氏緊緊地看在眼皮子底下,免得她去尋找強力的外援,到處走動關係,然而,到了京城後卻發現,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變成了“如何掰正不懂事兒女兒的心思”,便沒空去管小陳氏了。
再加上,如果她拘著小陳氏,謝清嵐肯定也要經常出現。王氏每每見到謝清嵐就覺得晦氣,現在她更認為肯定是謝清嵐帶壞了自己女兒,讓女兒才變成這副同她作對的樣子。
聽到趙氏的問話,王氏首先同意:“嫂子周全,如此甚好。”
小陳氏也點點頭,溫柔地說:“多謝嫂子體貼,主母仁愛,我同阿嵐半年沒見,也有許多話要說,住在一起真是再好不過了。”
趙氏點點頭,又問:“弟妹和陳姨娘帶的伺候的人可還夠用?”
王氏當然帶足了人手,前有兩名心腹貼身伺候,還另有兩名小丫鬟,而小陳氏則只帶了貼身伺候的錦兒。
從荊州上京的人統共不過那麼些名額,王氏佔得多,小陳氏便自然而然只能帶的少一些。
謝清岫以前不覺得阿孃對小陳氏如何,現在她看阿孃這番做派不由得羞紅了臉:哪怕讓陳姨娘再帶一個丫鬟也好啊,差距這麼明顯,真是一眼便覺得阿孃苛待了妾室。
趙氏不著痕跡的看了眼王氏,心裡嘆了口氣:二弟怎麼也不管管,由著王氏這般胡鬧?接著把目光移向小陳氏,問:“你身邊只有一個伺候的人,怕是忙不過來,我這裡有幾個丫鬟平素伺候得也尚算可心,與你使喚如何?”
小陳氏連忙站起來推拒:“本來到此為阿嵐準備婚事已經叨擾嫂子了,現在再討了伺候嫂子的人去,我心中更是愧疚了。雖然我身邊只有錦兒一個,但她一直勤快心細,即使在荊州的時候,我身邊也只她一個便夠了。”
趙氏見小陳氏如此回答,也不再多言,只說:“若人手不夠,打發人來告訴我。”轉頭又對明氏笑著說:“你可要多用心。”
明氏笑說:“阿孃請放心,兒媳一定安排妥當。”
趙氏這邊的事情說得差不多,看向謝致
謝致冰冷的看了眼王氏。
他同王氏乃是表兄妹,對王氏的那點子小心思比趙氏要清楚的多,聽王氏早上剛到時的潑辣便知這個表妹肯定是對入宮這個機會眼饞得緊,根本不可能僅僅因為趙氏的敲打停止行動。他沉聲嚴肅地:“阿嵐的婚事乃是我謝家大事,不可有一絲差錯。既然二弟命你來幫忙搭把手,便別再胡思亂想,只好好的為阿嵐籌劃。阿岫的婚事,我自然也會上心。”
看到表哥的冷臉,王氏老實了幾分:“都聽大哥的。”
謝致點點頭,又看向小陳氏:“不知陳姨娘打算什麼時候拜訪靖國公府?”
趙氏向他細說情況時,謝致自然也看出一絲小陳氏的貓膩。若是支援阿嵐入宮,肯定不可能忍受王氏的說辭和企圖,就是脾氣再好也會為自己說上兩句。可小陳氏完全縱容王氏胡說八道,再想想阿嵐離去時候的憤怒,便可知小陳氏的心思。
怕是小陳氏還不懂其中的根由,而這話由他和趙氏說又似乎顯得要拿阿嵐去掙帝王對謝家的榮寵,所以還是讓靖國公府那邊同小陳氏說道比較好。
小陳氏還沒說話,謝清嵐便搶先笑著說:“阿孃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