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4 頁)
◎王局賭之黑幕
蘇垣賭風素熾,受其害者,不知凡幾,而以王局賭(即偽睹)之害人為最甚。此等賭徒之狠心毒手,甚於盜賊。靠此王局賭以騙人金錢者,城廂內外,不乏其人。近日發現一件駭人聽聞之王局賭,竟以四千無之巨,為孤注之一擲。閶門外橫馬路有某元緒公者,平日豪於賭,間亦以王局騙人。有張姓者,不知何許人,與栗子小開等數人同遊。該元緒公與之相遇,察悉張某攜有巨資,遂誘令入局。初則五十元百無底之麻雀,張均少負,即欲輟賭。該元緒公見其鈔票疊疊,銀洋累累,垂涎加甚。乃即暗邀同儕到場,改作牌九賭局。先時僅一元二元起手,後張竟大出其資,五百元一千元脫手不吝。無如屢戰屢北,直輸至三千六百元。張憤甚,卒以四千元之鈔票,作孤注一擲。居然獲勝,反贏四百元。該元緒公等頓形懊悔,恨不及早收場。迨後少有輸贏,遂即停止。然聞張某身畔共有三萬元之多,復約於次日僱一畫舫,在舟中一決勝負。屆時該元緒公邀同著名王局妙手多人,齊在舟中先叉麻雀。各出現洋堆置桌上,八圈畢後,張仍少負。遂又易以牌九,詎桌面木板過厚,所擲骰子,不能得心應手,只得另以手術應之。當為張某窺破,以其掉牌作弊,實為王局,不願再賭。該元緒公等竟群起而搶奪張之銀洋,張亦即於此時逃去。聞當時被搶銀洋,僅百數十元。事後同伴互相責言,以如此一樁大好生意,銀洋已到手頭,竟被輕輕逃過,殊為可惜雲。
◎和尚行醫之黑幕
洞庭西山,法華寺僧人月峰,曾受業於醫生費某,習歧黃術。出而施治,亦偶有見效者,而以婦女疾病為多。近來三指生涯,亦復不惡。惟該僧年尚少壯,頗為一般人所注目。近日忽有旅滬東海氏者,刊發《勸懲歌》十首之傳單。茲錄如下。
僧人豈可作醫生,僧俗溷淆罪不輕。
年少女人來入寺,嫌疑兩字不分明。
況且僧人年紀輕,賊頭賊腦會調情。
青年婦女時來到,一見歡心笑面迎。
僧人寂寞在山林,曲徑禪房花木深。
幸有女人來看病,引他入室起淫心。
女人生病接醫生,請個僧人年紀輕。
賊禿任看婦女面,摩他兩手盡陶情。
請來賊禿入房帷,患病婦人暗吃虧。
妄說調經能種子,全無廉恥惹相思。
眼前也算是牆門,禮法須知要自尊。
若使和尚房內坐,婦人臉面有無存。
三世醫生見識多,百般病痛俱經過。
聖人明訓從無錯,不聽良言莫奈何。
須知家教要分明,不準閨房胡亂行。
和尚如何能治病,招來禍患臭名聲。
婦女燒香古所禁,今番和尚作醫生。
好官一日來懲辦,燒殺此僧亦近情。
懲淫演戲翠屏山,石秀英雄大殺奸。
此事人人皆曉得,男人何故不防閒。
按和尚看病,別處絕無,惟西山有之。爰作《勸懲歌》十首,願望山人醒悟,禁止婦女不準和尚看病,以整風化。歌詞粗俗,以期山人男女易曉也云云。
◎賭徒騙錢之黑幕
寧波人邵某,系前清著名土棍木老頭之子。木死六七年,其子好賭,致家產盪盡。貧至澈骨,無以度日。一日,為其妻臨盆產兒之期。赤手空拳,資用無著。邵某乃心生一計,徑向其姊告貸,偽稱其妻因難產傷命,無錢成殮。其姊誤信為真,允借洋三十元,並許代辦衣衾棺木等物,當即交銀洋於其弟。其弟欣然回家,姊乃向寧郡華德茂雜貨店,購備衣衾材物,親自攜帶至其弟家。甫入門,即放聲大哭。鄰人不解其故,鹹來問訊。始知其弟之說謊騙錢,並非實事。眾皆為之捧腹,而其姊亦破涕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