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2/2 頁)
因穩定,下的第一批小公畜都閹掉了。&ldo;小刀,你家的閹狗不要帶壞我家的狗,閹狗是用來幹活的,不是用來蹭飯或勾引母狗的。&rdo;艷麗氣呼呼的責問著。由於這些變態生物加入,整個谷地人家生活水準大大超過以前。水車、竹製水管灌溉、水車磨坊、水車木工房也在學機械的楊晨毓指導下一一建立。漚糞池的建立,使得谷地人家第一次開始合理使用農肥了。中耕犁以及御駕工具的出現,使得原來幹不了的農活漸漸輕鬆起來。畢竟谷地太大,人均佔地一平方公里,沒有工具是不可能幹好的,土地開發也越來越多,荒地都燒荒過,種上豆子牧草。在空閒枯水時節村裡人終於在楊晨毓領導下築起石壩,谷裡亂石有的是,只要搬過來就可以了。用木工仿製的四輪馬車很好的解決了運輸問題,簡單起重機對於大石塊的搬運起到決定作用,畢竟人搬得動的小石塊是擋不住大點的水流。石壩只用10天不到就在一幫男人的集體發力下完成。石壩這類設計不算難,用現代人的目光來說有點簡單。只是一個貯水、分水的設施而已。為了水車這類機械,石壩能更好的提高水位提供水能。如果發大水的話,水會滿溢過壩頂,要是水再大的話,邊上挖掘的洩水道可以完全分流。平時水只能被攔蓄住,順著水道而下,水道上有水車,磨坊等設施。蓄起的水還有一道是透過簡單的渠道流入田裡,渠道和水壩間有擋水閘,是一大塊石塊雕琢成的厚石板上面有孔,透過簡單的滑輪組用木製衍架升起。在水閘的衍架上搭了個毛竹蓬子。生活在一天天繼續,忽然間除了必要的勞動外大家都覺得有天翻地覆的感覺。原來的小米是連殼一起煮成菜羹吃的,現在有加工好的小米可以煮成飯。磨好的麵粉豆粉作糕、烤成麵包。做成麵條等等。肉也不像原來那些個麂子、獐子只能每年提供很少。現在肉兔、鵝提供的肉食,使得家家每天有肉吃。菜蔬更加不是問題了。溫飽後大家自然開始無聊的精神世界探索,對於生的無限渴望,大家對這對神仙兄妹問題越發多起來。間接好處是幹活的勞工在農場裡多起來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