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下面的一環(第2/3 頁)
軍,防的主要是外敵。因臨淄在齊國腹地,離著邊境不近,這城外駐軍不過是按例所設,人數不算很多,若如趙國邯鄲那樣離著韓國那麼近,城外駐軍總要翻幾番。
田向先請罪:“此次民亂,都城戍衛監管不力,有失職之責。掌管都城戍衛的小司馬田卓是向薦與君上的,向合該與之同罰。”
城西之糧被搶了,叔父田原死了,雖知道這樣大範圍的民亂不是都城戍衛那幾千人能阻擋的,齊侯依舊對田卓有些遷怒,此時聽田向這般請罪,倒不好說什麼了。
齊侯道:“此事與相邦無干。卓年輕,還需要歷練,但這事上也沒什麼大錯,亂民實在太多了……”
田向行禮謝齊侯不罰之恩,又道:“君上所言亦是,此次民亂也給我們提了醒,我們的都城戍衛之力不足,當增之補之。”
齊侯眼中閃過猶疑之色,田卓失職,相邦反要給他“增之補之”……
田向接著道:“君上何妨再立一支禁軍,駐於宮外,專司處置這些都城戍衛無力處置的毆鬥暴亂。”
齊侯神色一緩:“善!”
齊侯又問:“相邦以為,誰可領這支禁軍?”
田向道:“既是君上禁軍,其統領自然是君上擇信重之人擔任,為臣者不便多言。”
齊侯神色愈緩:“兄長何必外道?叔父去了,家事國事,寡人能倚重的,只有兄長了。有什麼事,是我們不能商量的?兄長考核官吏,對諸人才幹脾性最熟,有什麼人選,我們一同討議。”
田向微沉吟:“大將軍鄭牖之子鄭燮如何?他出身將門,少年時便有勇武之名,如今是君上宮禁甲衛長之副。他在宮禁中幾年,想來君上對他熟悉得很。他若帶這支禁軍帶得好,日後就能放出去征戰攻伐,為國建功,君上也又多一將才。”
齊侯道:“善!”鄭氏早年便投靠田氏,在先君與悼子奪位時,又支援先君,最是忠心。齊侯固然更青睞與自己一同長大的宮禁甲衛長田忽,對鄭燮卻也不是不信任。
相邦田向與鄭氏之間卻一直平平。去年齊軍奪回被趙國搶走的幾個城池之前,掌管浮陽大營的鄭椽與駐守饒安的田佩互相攻訐,差點在軍中鬧出亂子。田向奏上,將鄭椽、田佩都換了下來,叔父還來為他們抱過不平。
田向這一提議,讓齊侯對他疑慮去了不少,再想想他考
() 核官吏、糧倉平糴、興修水利……齊侯也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相邦待自己沒有二心,實在是若他有二心,那後果……
他們君臣便這樣敲定下來,從城外駐軍中撥出人來組建一支新的禁軍,由鄭燮統領,以應對那些都城中的不期之變。
田向又提議號召卿大夫捐糧以紓國難。
齊侯點頭:“寡人的糧倉都空了,他們也該做點什麼。有今日之事,想來他們也不會不應。”
又說了些別的政事,田向方告退。
第二日一早,魏使魏溪便到了燕質子府,一見俞嬴,先比個稱讚的手勢,笑道:“到底是咱們亦衝先生!這一環套著一環的,估計齊侯都懵了。我胸中這一口惡氣也終於出來了。”
俞嬴擺手:“在人屋簷下,行此險招,純是被逼無奈之舉。俞嬴其實只想陪公孫在這裡安安穩穩地窩幾年,再安安穩穩地回去。”
魏溪道:“溪就不一樣。溪來齊國,就沒想安穩……”
俞嬴、令翊、公孫啟:“……”
看二人一時無語的樣子,魏溪大笑。
“下面一環,先生不宜領頭出面,由溪來做。”魏溪道。
俞嬴行禮:“諸國之公道,便全賴魏主持了。燕國多謝魏侯、多謝仲川。”
令翊和公孫啟也行禮。
魏溪忙還禮,笑道:“突然就行上大禮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