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第1/2 頁)
這些都是歷史資料可查的墓葬,但是真正的大山黃土下面,還有很多古墓不為人知的,這個古墓就是這樣,附近的村子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守陵人的後裔,但是祖輩們守的是誰,陵墓的位置在哪裡就不得而知了。關於邙山的由來也有很多傳說的。。。。。。。
這個就是我在村子裡面聽說的,現在回想給大家。相傳很久以前,崑崙山上住著一位老道和他的兩個小弟子,他們整天在一個仙洞裡修行。一天,老道對兩個弟子說:&ldo;我要去天外一個朋友那裡作客,這口大鍋裡煮的是從東海抓來的一條蟒,鍋下面要不時架上柴禾燒,鍋內要不時地加水,千萬記住!&rdo;說完騎鶴而去。這樣,兩弟子就天天給鍋下架柴,鍋內加水。一晃幾百年過去了,師傅還沒有回來,兩個小弟子有點急了。一天,一個對另一個說:&ldo;師傅不知幾百年後才回來,我倆何不下山一玩呢?&rdo;另一個也早有此意。於是,倆人把火生得旺旺的,鍋裡添滿了水就下山去了。一路上他們玩得開心,但總放心不下師傅交待的事,於是就在一家酒店買了些酒肉匆忙趕回。可是,火早已熄滅了,水也被黃蟒喝乾了,只見那一條黃蟒正向東海方向逃去,所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黃水道。他倆慌忙沿著黃水道追去。黃蟒發現了他們,急忙改道向北面奔去。他倆趕忙抄近路去截,蟒一見亂拐一陣,又向東海奔去了。這條蟒拐彎留下的水道,就是今天的九曲黃河。再說師傅回到仙洞,一看鍋底火已熄滅多時,鍋裡黃蟒不在了。連叫小弟子也不應聲,什麼都明白了。他大叫道:&ldo;兩個小畜牲放走了孽蟒,使它又要禍害人間了。&rdo;立即騎鶴追去。兩個小弟子追到天黑,眼看著蟒逃進了東海,正想休息,老師傅騎鶴趕到。大喝一聲:&ldo;畜牲!你倆使黃蟒給人間留下了災害,那你倆就永遠守住這水道吧!&rdo;說完,兩個小弟子便變成了兩座山,永遠守在這水道的兩邊,人們就把這條黃蟒留下的黃水道叫黃河,把兩個小弟子變成的山叫追蟒山。後來,黃河南岸的人們覺得追蟒山不好聽,就改叫邙山,一直沿用到現在。
這是當晚我們在村子裡面投宿的時候,主人家就是一個老頭講給我們幾個的,覺得很有意思,當時就記了下來,現在大概描述給大家聽,這個故事在邙山當地廣為流傳的,很多上了歲數的人都知道的。
第256章 驚天大墓3碎石封門
北京這幾天大風的天氣,也是懶得外出,就窩在家裡,有時候連煙都懶得出去買,胡亂的在菸灰缸裡面挑了幾根長的湊合這抽。很多人羨慕這是一種宅的生活,我卻有一種等死般的感覺,真的。就是這樣的感受,彷彿只有真正的春天的到來,才能喚起我的生命,但是,我的春天在哪裡呢?還是,廢話少說,更新吧,看了,留言,很多都是串空間求收藏的,說實話,我的空間裡面的藏書架子上面也收了幾本書,但是一直都沒有看過,自己的故事都講不完的,哪有時間和機會看人家的書呢,也請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多多收藏,也算是對我的支援吧,謝謝了。。。。。。
這個山丘也許是邙山的支脈,不是那種陝北常見的黃土的山丘,而是一層層石灰岩的結構的山石,整個小山的中部平緩有明顯的人工修建的痕跡,古時候這裡也許就是通往陵墓的公路,或許很有可能就是修建陵墓和把棺槨抬上山的道理,最寬的地方,足有十米左右。雖然不滿雜草灌木,但是依然可以感覺那時候的氣勢宏大。在路基的邊角,可以看到打磨後的石頭的痕跡,山頂部比較平緩,是個平臺,現在長滿了草甸和一些低矮的灌木。在草叢中可以看到一些古時候的瓦當的殘片,顯有完整的。
我還發現了應該是柱子下面用來安放部位的柱頭下面的石雕擺件,可以看到上面精美但是現在早已經模糊的花紋,很多就是殘損的了,還有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