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文院!(第3/3 頁)
踏著輕快的腳步,李星雲走進了文院。
起源大陸上,儒家一脈有兩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聖院以及文院。
聖院是超然的地方,真正的聖院只有一個,就是孔聖人創辦的第一間書院,原身是曲阜書院。其他各州都會有一個地方級聖院代理聖院職責。只有成為儒生才能進入聖院,算是儒家的內院。
而文院則是與其他體系接觸,可以看作是儒家的外院,掌控各地書院、私塾的讀書人。
文院至少也得是在縣級的地方才能有資格建造,府級乃至州級的文院規模其實都差不了太多,因為儒生是基數大,越是往上,文院管理的地方多,但其實能有資格被管束的儒生人數也差不了太多。
比方說縣級文院,有一萬名讀書人要考童生,它管的就是這一萬名讀書人。
而府級文院需要管束幾個縣的儒生,但能讓府級管束的儒生怎麼說也得是童生文位。
到了後面,只要中舉,那就意味著可以入朝為官,也就不用被文院所管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文院的老大也就是院君,是由聖院直接指派,不聽皇家管束,但實際上萬事還會與皇家相商。
李星雲走在文院內,藍天之下,初陽照耀,樹影斑駁的孔洞落在地上,千鳥啼鳴,好不怡然自得的環境。
每一處文院的建築都佈局嚴謹,牆垣高聳,環境幽靜;裡面還設有公堂、衙署,高大森嚴。
外層圍牆三重,有外棘牆、內棘牆、磚牆。考房有上萬多間,因為是一人一間,因此並不大,按《千字文排布,重複的就帶上序號。
另外,文院中心的位置是聖廟,主要起到監察考房的作用。
東、西磚牆各開一磚門,門內有牌坊東為“明經取士”,西為“為國求賢”;
南牆外有磚影壁,牆之左右各闢一門,門內正中有“天開文運”牌坊,正中軸線有大門、二門、龍門,亦稱三龍門....
李星雲按照考牌上的資訊,拐了好幾條長廊,終於找到了自己所在的考房。
幾名侍從具備舉人儒生能力,查探起來到不慢。
一個時辰後,一萬多名考生全部入場完畢!
他們各自進入考房,安靜的站著,等待那中心位置的聖廟下達指令。
聖廟中的三位主考官見諸學子都準備妥當,便開始進入此次春闈科舉的正題。
聖廟當中立著一尊孔聖人石像,石像前擺放著一座青銅香爐鼎。
三位主考官一人一炷香站在孔聖人石像前。
院君魯桓氣勢一沉,聲勢嘹亮的高喊道:“拜聖人!!”
整個文院的讀書人,都在同一時間聽聞,再如何散漫自由的性子也都在此刻彎下腰朝著聖廟敬拜。
孔聖人對於人族而言,那是一位拯救人族於水深火熱的聖賢,若是沒有他,人族不會有如今的相對和平環境。
因此,後世人都會銘記住他。
正如李星雲前世古史中的炎黃二帝一樣,所有華夏民眾都自稱是炎黃子孫,無法忘記。
“再拜!!”翰林司如緊接著高聲喊道。
李星雲跟著眾多學子再次鞠躬。
“三拜!”縣令楊楠儒生修為雖不高,但聖廟有非凡妙用,聲音也可傳遞整個文院。
三拜結束,三炷香插在了青銅香爐鼎中。
“春闈科舉!開考!!!”
院君看了一眼日照時間,隨即一口浩然氣,透過聖廟傳遞四面八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