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中元節前(第1/2 頁)
一大早,即墨城中的大街小巷就開始為中元節做準備。
沿街賣冥錢、焚香等祭祀之物的商鋪,行人紛至沓來。
東市附近或是街巷的空曠地方擺地攤的散戶與小農隨處可見,他們販售的多是自己製作的河燈、米糕一類的東西。
縱然澇災過後青州大多數地方秋收無望,但對於中元這樣的吉月人們依舊滿懷熱情。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但三者只是並列關係,並非一個節日的三種不同名稱。
這就好比元日和元旦的區別,雖然兩者在時間上有所重疊,但它們代表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不同。如果你跑到一個和尚面前不說盂蘭盆節,而說中元節,大抵會被揍上一拳再罵你一句“傻缺”。
中元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在《易經》中,亦有:“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之行也。”
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便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迴圈之理。故而,七月十四中有三七,也代表著‘復生’之意。
中元節因何重要?是因為它在初秋的‘秋嘗’前後。
秋嘗在民眾心裡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向祖先亡靈獻祭,把時令佳品先供給神靈,然後自己在品嚐這些勞動果實,祈祝來年有一個好收成。
當然,從秦漢到唐宋時期,過中元節的目的主要還是秋嘗祭祖,並無鬼節這個說法!
在膠州灣東面的墨河北岸,從高密北海等地過來的流民自發的在此地搭建窩棚形成了一座營地,十餘日間流民數量已經增至兩萬。於是鍾榮讓施長雲派人從南岸的三處流民營地中各遷萬人過來,成五萬以立營,統一派吏員排程管理。
如此一來,南岸鑄港之地的三營加上北岸一營,流民營地已有四座,總數近二十七萬餘人。
因鍾榮在流民中實行的百人選嗇夫,千人設里正的以民治民之法頗有成效。四座流民營地從最初的亂七八糟,變的逐漸有序起來。
即便如此,上至郡守施長雲,下到縣鄉的不入流的牙差亭卒照樣忙的是屁股冒煙,不到足月時間腿廋了一圈不說,鞋也磨破了幾雙。
一些聰明的遊商發現流民營地同樣存在商機,於是挑擔推車前來販售一些鞋襪布履、果脯針線之類的東西。
十數日下來,幾座流民營地附近倒是形成了一些擺地攤的小市集,雖然流民大多數窮的褲衩子都沒有,但勝在人多。二三十萬人裡總還有人身上留著些瑣碎錢帛,有時候不到半天便能將手裡的貨物盡數賣完。
鍾榮讓築壩建港之事暫停三天,也讓流民們在忙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後,稍微休息一下。
往日出海捕來的海菜魚貨,派人逐一發下去,雖然十幾戶人同吃一鍋,裡面可能不過四五條魚外加一些海菜野物,但能見著油葷,碗裡的粥能幹一些,流民們就已經很滿足了。
雖然未足一月,但每天勞作的三枚銅錢昨天便已經透過吏員發到各家手裡,鍾榮這裡沒有拖欠工錢的說法,也為了讓人們能花幾個錢買點花燈焚香祭祖。
即墨城北的黃家府邸內,黃三韋之子今年才十七歲的黃彥貞坐在榻上,一名中年婦人正在幫他脫鞋。
看著兒子原本細皮嫩肉的腳板磨出了幾個黑紅色的血泡,婦人一臉的心疼。
她嘮叨著:“上次的血泡為娘才親自幫你挑了,這才幾天又生出這許多來。”
越想越來氣,她索性叉著腰對外面大聲嚷嚷:“黃三韋你給老孃進來!看看咱寶貝兒子的腳都給糟蹋成什麼樣子?”
一個小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