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戰爭開啟(第2/2 頁)
人從特蘭西瓦尼亞、塞爾維亞、立陶宛等地趕來。”
“他們都是好樣的,為了將異教徒趕出這片土地。”
彼得回到了官邸,他要做的還有很多。轉運物資、調配軍隊都是要他忙的,當然,他還有一個史無前例的改革措施,如果成功,生產力會大度增長,但是失敗,他和家族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會失去。
“殿下,這樣的情況恐怕不會成功。”
“我知道,所以才想給他們一個希望。”
彼得的面前擺著一份檔案,上面寫的很多,但歸根到底是四個字:解放農奴。
瓦拉幾亞是個東歐國家,也是一個實行農奴制的國家。地主貴族為了從封地上榨取最大收入,必須有足夠的勞動人手,因此都竭力把依附農民固著在土地上。並付出勞役地租。
彼得是在旅行回來後開始逐步解決農奴問題,他在多布羅加推行貨幣地租和實物地租,限制勞役地租,效果還可以。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多布羅加不少農奴攢到了足夠的資金贖身,並且在開墾中成為富農。但瓦拉幾亞各地的情況不同,有的已經是貨幣地租,有的還是實物或者勞役地租。整體來說呈現發展不平衡的態勢。
彼得本來想直接解放農奴的,但這會將所有地主和貴族推向對立面。而且這時候瓦拉幾亞的封建化程序才剛剛完成,轉眼就要解放農奴,實在是不妥。
但限制勞役,鼓勵代役還是可以的。要激發農民和農奴的生產力,給他們一點好處才行,而且小農經濟非常脆弱,還得限制大土地貴族的勢力,也要修建水利灌溉農田。
就在米爾恰出征的一個星期後,彼得釋出了法典修正,規定了農民和農奴在貴族服勞役的時間,每週不超過兩天,或者農奴可以出錢購買這兩天。同時規定農奴和佃農給貴族叫的地租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總之不能是勞役。
農奴可以花錢贖買自己的自由,也可以繼續耕種地主的土地,購買土地的費用不得超過實際價值的十分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