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西苑朱李對,蘇平繞道銀州關(第2/2 頁)
馬回道:
“回將軍,前方便是魚河堡,越過此處,便是銀州關。將軍,我軍已經連續急行軍數日,是否要停下休整一番?”
(魚河堡,當地人念pu,外地人念bao,原名黑士圪塔。地處無定河大川,南控延綏重鎮之綏德,北拱長城雄鎮之榆林,是榆林與綏德重要咽喉要道,長城腹裡上地,為明長城三十六堡之一。其地勢平坦而寬廣,土地肥沃而富饒,因盛產大米,人稱“塞上江南”。《延綏鎮志》)
蘇平眉頭緊皺,雙眼微微眯起。這次他說服監軍徐寧,帶著五千人馬出來也是冒了風險的,若是無法達成戰略目的,再加上滿桂出事,必然會惹得陛下不喜…
念及於此,蘇平下令道:
“時間緊,任務重,傳令全軍加速前進,待到銀州關之後,再做休整。注意節省馬力…”
“傳令偵騎前出三十里警戒探查,有任何風吹草動,即刻來報…”
“即刻派出信使前往榆林,請求榆林守將尤世威助我軍一臂之力,一同圍殺高迎祥!”
“諾!”
蘇平身邊的數名護衛接到命令之後,即刻打馬加速而去。蘇平則一夾馬腹,跟著大部隊越過魚河堡,往銀州關極速而去…
…
銀州關。
今陝西橫山縣東,又稱威戎城。銀州關依山面水,半山半川,根據地勢沿河傍溝而築。此地因產良馬而出名,前秦時這裡稱驄[cong]馬城,曾有人在這裡放牧驄馬(黑白毛相雜的馬)。馬在蒙古語裡叫乞銀,銀州因此而得名。當然現在這裡已經空無一人,且河床也幾近乾涸…
《方輿紀要》 卷57米脂縣記載: 銀州關在 “縣西九十里。上有古城,亦曰銀城關。”關隘乃是宋代時期為防禦西夏入侵時所建,分上下兩城。
上城坐落於大理河北邊的山坡上,下城校場區緊挨大理河邊。與古銀州城一南一北封鎖橫山大理河、無定河川兩條交通要道。至宋代,城周圍已逐漸為沙漠所覆蓋,最終成為廢墟。元初州廢,只餘一座關城。
…
銀州關中,五千薊州軍騎兵正在其中休整,一定的關隘中,除了風吹拂火苗發出的聲音之外,基本沒有什麼動靜。蘇平於關城之上,正看著周圍的沙漠出神。其身邊的一名護衛說道:
“將軍,我軍如今已經到達榆林鎮範圍,距離榆林衛只餘百里,按照我軍現在的馬力,最多兩日便可抵達。”
“信使已經和尤世威將軍聯絡上了,榆林鎮有守軍三千,尤將軍同意與我軍一同夾擊高迎祥部賊寇,此刻正在整軍。”
蘇平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黃沙間或夾雜著一星半點綠植的關外大地,嘆了一口氣道:
“瀚海黃沙萬里長,千年守望莽蒼蒼…如今我們已經與主力部隊失去聯絡,也不知滿將軍現在如何了…”
護衛安慰道:
“將軍莫憂,滿將軍素有勇名,若他一心想走,那些個泥腿子定然是不住的…”
蘇平搖了搖頭,心中默默測算了一下當下的局勢,語氣一轉說道:
“差不多了…傳令,三炷香後,全軍結束休整,轉道往東。偵騎給我跑遠一點,搜尋闖軍蹤跡!”
“給尤世威將軍遞信,請他即刻從榆林衛發兵南下,會同主力部隊,壓縮闖軍生存空間。此戰務必擊潰闖軍主力!”
“諾!”
護衛剛要離開,就見一名偵騎火急火燎的跑了過來…
“報…將軍,我部發現敵蹤…”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