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2/5 頁)
制勝,王爺歷來如此。你們不必多憂。”
話是如此,儀華心中卻不由紛亂如麻,將朱高熾與張昭兒的第一子年僅半歲大的小人兒,放回張昭兒的懷裡,從臨窗的木炕上起身笑道:“王爺讓我一會兒去書房找他,我倒忘了這事。你就留在這,一會兒你兩個妹妹午睡醒了,你幫著看些。”
張昭兒連忙抱著兒子起身相送,儀華搖頭笑了笑,免了李、馬二人的隨侍,徑直去了茶水房沖泡了一盞菊花,向朱棣寢宮的書房行去。
自從告之天下“靖難”以後,恐眾多武將在儀華寢宮出入有失,朱棣已將書房搬回了他原先寢宮裡的書房。
書房外,二十餘名身穿黑衣鐵甲、手握一柄長槍的王府侍衛列隊把守。
儀華端著漆紅茶盤,一路穿過齊齊跪首的眾侍衛拾階而上,方走到書房門口。正要叩門而入,忽然聽裡面傳來激烈的爭執聲,她下意識地駐足而立,輕輕推開書房門寸餘,透過門房細縫窺視。
“……南軍(朝廷大軍)五十萬眾,若除去老兵殘將,精兵粗略估計也不下三十萬。我燕軍雖英勇,總數卻不足十萬人,此戰想要取勝,恐怕不可能!”道衍坐在太師椅上斟酌道。
張玉拍案而起,怒視道:“大師!什麼叫不可能?張某是敬重你謀智出眾,可大敵當前不是讓你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閉目獨坐於書案後的朱棣,驀然睜眼,犀利的目光直看向張玉:“張持軍,你先坐下。如今方大破耿炳文十三萬大軍,我軍士氣正旺,大師不會罔顧我軍士氣正盛之機。”說時目光一轉,已問道衍道:“大師,若這次本王擊潰李景隆五十萬大軍,該如何?”
聽到朱棣詢問,道衍剎那目中精光大盛,瞬息又歸於平靜,淡淡道:“王爺幼時幾乎是跟在李景隆父親峻陽王身邊長大,對於李景隆其人,相信沒有人比王爺更瞭解。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王爺憑這一點,也有四成勝算。”
“四成?”坐於張玉下首的朱能咦了一聲,沉吟道:“末將見大師胸有成竹,必然心中已有計量,不知另外幾成勝算為何?”
聞聲,道衍讚賞的看了一眼朱能,書房外的儀華卻是目含愧然的看著朱能。
七月初六承運殿大宴之時,馬三寶救肋不及,餘菡終是作為燕王妃受挾持於朝廷軍官,用於張、謝等人保命。可想而知,在這成敗就此一舉之際,就是她的性命也比之不上,何況餘菡並不是真正的燕王妃,保命談何容易?
是以,餘菡也終斷送了性命。
聽馬三寶回訴,朱能一劍刺死扶持餘菡的朝廷軍官,救下已奄奄一息的餘菡。
這樣,可也算是餘菡是死在朱能的懷中嗎?
或者,可也說是餘菡臨死的那一刻是心滿意足的嗎?
她不知道,也許這一切只是她逃避餘菡替死的愧疚吧……
儀華搖搖頭,甩去緊箍腦海的愧意,繼續凝目看去。
只聽道衍又道:“上次真定一戰,王爺麾下斬殺南軍最多的是哪方人馬?”
南軍與燕軍都是大明子弟、兄弟之軍,下手自留幾分情面。只有歸於朱棣麾下的蒙古騎兵,視為外族,對南軍大開殺戒!
如此,真定一戰自是燕軍下的蒙古兵殺敵最多!
儀華心中剛一想定,只聽朱棣介面道,“朵顏三衛!大師是要我向寧王借兵?”雖是疑問語氣卻是篤定。
道衍雙手合十一笑:“王爺英明。”
朱棣凝眉不語,張玉見狀張口正好說些什麼,朱棣去朝他們擺手道,“爾等先退下。”
“是,屬下告退。”張玉、朱能、邱福、道衍四人起身告退。
書房外,儀華眼見他們離開,忙退開數步而立。
“王妃?”張玉率先走出,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