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2/2 頁)
可能的結果!」
史浩嘆了一口氣,算是預設。
確實,看上去兩個犯人都不招供,會獲得無罪釋放和優厚獎勵。但事實上,這卻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同伴會怎麼做!
我們暫用甲乙來稱呼這兩個犯人,首先,站在甲的立場上,他會怎麼想?
甲:「我現在不能確定他是不是把我供出來了,所以,我要分情況來看。首先,是他供出我的情況。他供出我而我沒供出他,結果是我被處死。我也供出他,結果是我們都被流三千里。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必須也供出他,才能把我的死亡減輕到流放,撿回一條命。在他供出我的假設下,是我也供出他才好。下面,是他沒有供出我的假設。他沒供出我,我也沒供出他,三個月後我們會被同時釋放。他沒供出我,我卻供出了他,我自己當場釋放。」
同理,乙的想法也是一樣的。
這裡甲乙兩個人,每個人都有供出對方或拒不認罪兩種選擇,一共出現四種情況。在認為對方供出自己的假設下,只能供出對方才對自己有利。而在認為對方沒供出自己的假設下,供出對方還是對自己有利的。因為在這裡,供出對方能少蹲三個月的大牢。所以,綜合考慮下,供出對方才是最好的選擇。
史浩用一種很古怪的語氣道:「兩個犯人都不考慮友情,單純計算自己利益的情況下,他們一定會選擇供出對方。很諷刺對吧,在宋青玉給出的條件之中,絕對的理性,利益的計算,反而成為了走向陷阱的催命符。這是一場兩個犯人之間的博弈,而宋青玉則悠閒地座山觀虎鬥。兩個犯人越是考慮得全面,就越是會造成一個『雙輸』的局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