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第1/2 頁)
史浩:「那長江北岸的使團怎麼辦?」
趙璦:「當然是讓宋青玉渡江把使團帶回來。這一次皇叔一定會同意!」
史浩:「殿下,您的想法我基本同意,但是,有一點需要改一下。您不能作為先鋒帶兵出征!」
「老師你不必再勸了,我身為南宋皇族,七尺之軀已許國!」趙璦二十多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甚至可以說,他等這天等得太久了。他現在恨不得背生雙翅飛到長江,帶兵殺過長江。
史浩解釋道:「不不不,殿下不可帶兵,應當以晉申生、唐肅宗靈武之事為戒。」
聽到這句話,趙璦恍然大悟。
春秋時期晉國的世子申生,還沒繼承王位,就手握兵權了。他本人沒有謀反的心,但是還是被人陷害擁兵自重意圖謀反,最後落了一個自殺的下場。
唐肅宗就比較有名了,李隆基的太子,因為手裡有兵權,安史之亂爆發,他直接逼死楊玉環,脅迫李隆基退位,然後延續了唐朝的壽命。
看到這兩個人是不是感覺很眼熟?沒錯,宋高宗趙構,他哥宋欽宗給了他兵權,然後他才有機會自立稱帝的。當然,不能算他謀反。他和唐肅宗很像,都是危難之間替一個王朝續命的皇帝。
趙構的皇位就是手握兵權才來的,他要是看到趙璦想向他要兵權會怎麼想。他一定是認為趙璦想學唐肅宗,弄不好還得把趙璦最後就得落個申生的下場。
「老師,您說應該怎麼辦?」趙璦問道。
史浩:「應該讓官家自己下令,您作為陪同。這樣既表明了您願意為國家一腔熱血,也能表明您沒有奪權的野心。」
趙璦連連稱讚,細節決定成敗,要說細節,還是史浩細節。
與此同時,長江南岸,宋青玉一隻手背在身後,一隻手帥氣地橫揮而出……
撲稜稜……
一隻白色信鴿落在了宋青玉的臂膀上。原來,奚玉潔飛鴿傳書所傳達的資訊,都是給長江南岸的宋青玉傳達的。自然,她就是史浩口中的自己人。
第二十三章 先定未娶
宋青玉站在長江南岸,把奚玉潔送來的訊息取了出來。他宋世昆出發的第2天也從臨安城出發了。所以,他在長江南岸也待了好幾天了。這幾天裡,奚玉潔一直用白鴿把觀江樓裡的命案線索傳達給宋青玉。所以,宋青玉雖然沒有在案發現場,但他對案子的情況瞭如指掌。
宋青玉把信單手團成一團,扔在了江水之中,恨鐵不成鋼地說道:「宋世昆這個傢伙,真是一點長進沒有。和我一起查案的時候,有時候會發現一些連我都沒有注意到的線索,現在輪到他獨當一面了,他卻開始畏首畏尾,失去方寸了。這麼個簡單的案子,他他居然到現在都沒有破!不行,我要過去!」
說著,宋青玉便決定,連夜渡江。可是,和他一起來到長江邊上的虞允文卻不同意他渡江。
虞允文,主戰派大臣,看上去四十多歲。這次受普安王之命,和宋青玉一起在南岸待命。甚至,這次以虞允文為主,宋青玉為副。他雖然是一個文人,但在軍事上也頗有造詣。
說起來很奇怪,南宋很多名將都是文人出身。陸遊、辛棄疾、再有這個虞允文……
宋青玉對虞允文很敬佩虞允文:「虞大人,我想連夜渡江,到北岸揭穿假帝姬的身份,請您恩准。」
虞允文搖了搖頭:「不要著急,宋大人,咱們明天渡江就可以。」
宋青玉不理解:「我們已經收到了臨安的飛鴿傳書,普安王和史浩老師已經求得了我們渡江的許可權。」
虞允文解釋道:「可是我們的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最快也要明天早晨。秦塤那邊已經穩住了金邦,他們暫時沒有生命危險。宋大人,您放心,這點程度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