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強化《閃光少女》;竟有如此驚天奇葩?(第1/3 頁)
現在的洛凌,思想和行動都是巨人。
“歐老!”和蕭瀟瀟分別之後,便立即給歐振國打電話。
“有事兒要幫忙吧?!”歐振國戲謔的聲音傳了過來,倒是很直接。
洛凌訕訕道:“的確是有點事想請您老幫幫忙。”
歐振國道:“平時都是叫我老頭子,有事了就叫我歐老了……唉。”
“哪能呢。”這下倒是洛凌不好意思了,“我對您老人家可是敬重得很呢。”
“我信你個鬼,你個小兔崽子。說吧,什麼事兒?”歐振國也是開了個年輕人的玩笑。
他和洛凌的關係,還真是奇妙。
說是合作伙伴吧,卻一言不合就互相拆臺。
說是年齡差距四五十歲的忘年交吧,動不動又要嗆幾句。
說是互相“嫌棄”吧,秉性脾氣又十分對線,總能聊到一堆兒。
洛凌把《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梗概和目前的麻煩說了一下。
歐振國的語氣變得有些鄭重了:“真實故事改編?老馬還是我們魯東人……這樣,我先去打聽一下評審委員會的情況。”
洛凌聞言道:“謝謝歐老。”
歐振國在電話裡笑道:“我還真是個賤皮子,別人叫歐老,我覺得理所應當,但還就喜歡聽你兔崽子叫我歐老頭。”
聽他這麼一說,洛凌腦海裡浮現出歐振國那張年近七十的蒼老面容,心裡也湧出一股暖意:“我怎麼敢啊,您可是有傳家寶的人啊!是吧,歐老頭!”
歐振國大笑,心情十分舒爽:“所以別惹老頭子我啊,分分鐘收拾你!行了,等我訊息。”
洛凌回到了博雅文化,便立即著手改編《閃光少女》。
閃光的不是少女,應該是擁有數千年曆史的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
別看老洛頭作為資深宅男,對“次元文化”還真沒有什麼感覺,不支援也不反對。
但在原版電影中,為什麼要把幾名學民樂的女生設定為“次元少女”呢?還整個啥2.5次元……洛凌並不反感,但很是不解。
擁有幾千年歷史底蘊的民族樂器、民族音樂、民族服裝、民族風格本就自成體系,原生傳承還沒搞明白,又去揀野生的幹嘛呢。把外來的次元文化和民樂相結合,看起來不落俗套,但卻只是浮於表面。洛凌覺得這種“取悅”顯得有些尷尬,更有些不倫不類,這到底是宣傳民樂,還是宣傳次元文化?
至於原版中的感情戲,“洋溢青春”比“青痛文學”要高上一籌。但在女主暗戀的過程中,沒必要刻意將西樂妖魔化,弘揚民樂,並非只能靠“貶低”嘛。
我若盛開,蝴蝶自來。
清風過處,攬香入懷。
在地球上,洛凌沒辦法。
但在炎夏,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
宣傳民樂、弘揚民族文化沒問題,但他不想用偏見去打破另一種偏見,《閃光少女》,決定更名為《弦之光年》。
除了《閃光少女》之外,地球上《百鳥朝鳳》、《幕後人》也是宣傳民樂的電影,還有幾部帶有推廣色彩的電視劇。但《閃光少女》算是相對最為成功的範例了(藝術性不是最強,但關注度最高)。雖然上映之時反響不佳,不過後來隨著網路的傳播,也引起了熱議,其“鬥琴”、“漫展演出”、“最後登臺”等影片片段經常出現在短影片裡,為人津津樂道。
而洛凌,在原有基礎上,決定加入更多經典民樂演奏曲目。在前世,他本身就是個宅男音樂從業者,曾經研究過很多國風音樂、民樂曲譜,腦子裡還剩不少存貨。趁著記憶還沒有消失,也得趕緊抄下來存好。
《弦之光年》脫胎於《閃光少女》,但絕對會在炎夏掀起民樂的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