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諸王的現狀(第1/2 頁)
除夕過後,又是新的一年。
夏曆1610年,永樂二十四年。
新一輪的田地開墾、糧食種植熱潮席捲開來。
今年不僅僅是朱老二和朱老四大種特種,朱老七的種植面積也進一步激增,就連朱老三和朱老六都加入其中。
糧食對於永樂時空而言,更缺。
遼東平定之後,大胖組織大量人手,抓捕大量豿人、高麗人等奴隸,開墾遼東種糧種豆。
朱老二停止攻伐,轉而專心經營涇渭兩河流域,種植糧食和開採金銀礦為頭等大事,修鐵路、修公路、建設新城為次等大事。
只有奴隸不夠用了,這才出兵去抓捕。
朱老三安心經營新絳和曲沃二城,修建新曲鐵路和新曲公路,沿著公路和鐵路開墾田地種糧。
同樣只有奴隸不夠用的時候,朱老三才出兵去抓捕奴隸。
朱老三同樣沒有忽視明晉油田和明晉港口,這裡同樣是晉國國土,只是被租借出去幾十年而已。
東大來人的工資很高,大明駐軍的待遇也很好,數萬人帶來了很大的消費,這帶動了油田和港口的經濟發展。
兩座城池逐漸成型。
朱老三想效仿後世的香澳兩市,如何利用油田和港口來發展晉國!
朱老四因為天災在漁陽城受挫。
經過朱標的開導,朱老四決定不向易城用兵,佔據漁陽城,轉而向立陶宛大公國釋放出善意。
新薊城丟失,魚陽城丟失,燕軍兵鋒直指立陶宛大公國的大本營易城,立陶宛大公國上下人心惶惶,都想要逃跑。
朱老四送來善意,主動宣告燕軍只佔漁陽城。
這對於亡國邊緣的立陶宛大公國而言,絕對是驚天之喜,當即出使與燕國駐魚陽總督張玉簽訂和平盟約。
呵呵~
朱老四打的主意,就是徹底吃下新薊和魚陽兩地,下一步就是滅掉立陶宛大公國。
留下張玉當魚陽總督,朱老四回到新薊。
大燕國依舊是以新薊城為核心,以開荒的形式,不斷地向四面八方拓張,每隔一段距離,就築城和修路。
朱老四的收買人心也很有一手,大量的糧食,使得越來越多的白皮投入朱老四的麾下,成為燕國的二等公民。
這不緩不慢步步為營的策略,使得朱老四的拓張之路四平八穩。
朱老六到達壽春。
奧斯曼帝國的皇帝大臣百官都逃得乾乾淨淨,但凡有些家產的人也跑得無影無蹤。
楚軍進城,底層白皮夾道歡迎。
朱老六歷時一年的打領主分田地的策略,收穫了奇效。
到了壽春,朱老六宣佈楚國建立,大手一揮,頒佈了一條條國策。
國策中,確保了白皮在楚國的地位,也讓白皮安了心,興高采烈地成為了楚國百姓。
建學校,興教育,習漢俗,學漢語,寫漢字,成為楚國的頭等大事。
齊國位於諸國的中間,邊境劃分外無強敵,安心種地搞建設。
四月十五。
小鄭和率領的艦隊離開崇明海軍基地,駛向浩瀚的大海。
目的地,非洲。
艦隊裝載著譚王朱梓、魯王朱檀、蜀王朱椿、湘王朱柏和代王朱桂的衛隊合計三萬人。
旗艦上。
朱梓等五王圍在小鄭和的身邊,虛心地學習著航海、行軍、佈陣、真理運用等技術,好讓自己的建國之路,能夠減少阻礙走得順暢一些。
充當時空座標的朱允炆,對這些並沒有絲毫興趣,在船艙的房間裡刷題看書。
朱允炆的志向,是在後世成為一代大儒。
一個當代孔夫子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