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咳嗽一聲(第2/4 頁)
,完成了建造海船的預算,懇請陛下過目。”薛祥雙手捧著預算表,態度謙恭。
我懇求大家投下下個月的月票,簽約已過去幾天,目前只有一張月票,希望能得到支援,現在投出就是月票大亨哦。
在明代,臣子向皇上上奏有兩種途徑,一是常規的事務彙報,先由部門主管稽核,無誤後提交通政司,以往是送往中書省,朱元璋改令直接遞交御前,如今有內閣,流程又轉為先送內閣。
另一種則是直達奏章,若有重要事務或需要密報,可在殿堂上直接呈交,或是退朝時交給負責接收奏摺的官員。薛祥因心情激動,迫不及待,竟在早朝上當面稟告朱元璋。
朱元璋對此感到驚訝,昨日薛祥還怒氣衝衝去找李偉,今日卻迅速完成了李偉建議的預算,並且看樣子對李偉沒有任何怨恨,甚至用了“指導”這樣的字眼。
思索過後,他也想見識一下李偉所提及的預算究竟為何模樣,於是吩咐手下呈上。
徐壽迅速走下階梯,從薛祥手中接過奏章,恭敬地遞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翻開一看,只見整齊的方格中,文字與數字井然有序地排列。
表格設計直觀易懂,朱元璋略作瀏覽,便理解了其含義。各項明細清晰列出,包括單價、數量、總價,甚至採用特殊的同音字標記數字,以防止篡改。朱元璋立刻領悟,這是一種防偽手段,確保公正無誤。
太妙了!這樣的格式使得每一項收支一目瞭然,既節省了資源,又能避免資金流失或購買不足的情況,必定難以遁形。
儘管明朝當前的記賬方式也有一定規範,但與這種後世表格化的記錄方式相比,仍顯遜色。儘管李偉稱為預算,但朱元璋由此聯想,意識到這種形式最適合於財務記錄。
“好極了!薛祥,你沒讓我們失望,這份……這份預算,做得相當出色!我決定賞賜你!”朱元璋興奮地稱讚道。
薛祥連忙謙恭地回應:“臣不敢居功,這都是李閣部的指點之功,我實在想不出這樣的高見。”
“嗯?是那個……是李大人教導你的嗎?”
“正是陛下,臣昨日去找李閣部時,心中還有些不滿,但他耐心地為臣講解預算的原理,我才明白先前的誤解。李閣部確實才華橫溢,臣深感羞愧!”薛祥誠摯地說道。
聽到薛祥這般推崇李偉,朱元璋心中暗自詫異。昨日他還因李偉的不當行為而責罰,如今發現這小子竟有這般才能,莫非是在試探自己?
此刻,朱元璋既欣慰又惱怒。他曾給予李偉厚望,授予正五品官職,將他置於內閣的重要位置,期待他能為自己效力。除了偶爾的訓誡和激勵,他還設了個陷阱讓李偉跳進去……
除了這些,他對李偉是否算得上優待?簡直是荒謬!
調整了情緒後,朱元璋面帶微笑:“李愛卿果然不負所望,有這樣的才能,實屬應當。”
朱元璋流露出一副慧眼識珠、撿到珍寶的表情。
“陛下目光如炬,老臣佩服至極!”群臣聽薛祥與朱元璋互相讚譽李偉,心中酸溜溜的。
武將勳貴們對此一竅不通,對於治國理政,他們只會附和朱元璋,稱讚皇帝英明,然後昏昏欲睡等待下班,朱元璋對此並無苛責。
然而文臣們不同,治理國家是他們的專長,如果李偉真的如此能幹,將來豈不是會凌駕於他們之上?
權力有限,皇帝始終掌控宰相的權力,再冒出個李偉來爭奪,局面恐怕難以收拾。
早前朱元璋將廢除中書省的責任推給了李偉,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讓他們發洩不滿的藉口,罵兩句就算了,如今卻真的要與他們爭奪權力,這絕對不行!
“尚書大人,這份預算聽上去倒像是賬目,我身為戶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