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2/4 頁)
從舜鄉堡到岔道屯堡的道路都是古老官道,年久失修,到處是坑坑窪窪。從岔道屯堡往西拐入寇家溝後,這山路更是難走,全是黃土小路,忽上忽下的,這樣的地方,要運煤運鐵的,難度可想而知。
那寇家溝的地形是東南為山地,西北為丘陵平地,不遠處有一條河流經過。
一行人到達寇家溝後,這裡已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小小的寇家溝,到處是穿著破舊棉襖與皮襖的男子與婦女,男子興建鐵爐作坊,女子則是用獨輪車推著煤石等物,個個都是忙碌無比,一些輝耀堡的軍士們,則是拿著刀槍在附近戒備監督。
在那些鐵爐作坊的附近,是一大片用石頭樹枝茅糙搭成的地窩子,隨便推開一個房屋,裡面放著都是雜亂的瓦盆家居等物,非常的簡陋,這就是礦工們休息住宿的地方。
王鬥嘆了口氣,條件是艱苦,王鬥也沒辦法,只能儘量讓這些礦工及家屬們吃飽了。
聽聞王鬥前來,林道符與李茂森匆匆忙忙而來,這些天林道符忙裡忙外,人都黑瘦了一圈。還有李茂森,也是髮髻紛亂,臉上手上黑黑的一片,臉上也是被寒風拉開了一道道口子。
王鬥嘆道:&ldo;林大人,你辛苦了!&rdo;
林道符的精神很好,他興奮地道:&ldo;幸好礦山之事已是進入正軌,下官幸不辱命!&rdo;
二人帶王鬥到處參觀,每到一處,王鬥都是不住點頭。
到了山腳下,李茂森指著其中一個高高的鐵爐向王鬥介紹,那鐵爐先用木頭匡圍,然後用鹽和泥砌成,一爐約可以送入鐵礦石二千餘斤,用煤炭便可冶煉。鼓風時需要用六個人拽拉爐扇風箱,等礦石化成鐵後,便可以從爐腰孔內流出。
依李茂森的介紹,鐵分生、熟兩種,出爐未炒為生,炒後為熟。生熟相和,煉成便是鋼鐵。
他這種方法又稱為雜煉生鍒法,《天工開物》裡曾有介紹這種煉法,鐵爐中生鐵與熟鐵混合在一起,火力到時,生鐵熔化,包裹和滲入熟鐵,生鐵多餘的炭素被缺少炭素的熟鐵所吸收,排擠出一些熟鐵所含的熔渣,生熟鐵都成為鋼鐵。取出加鍛,再煉再鍛,反覆數次,就成質量較純的鋼鐵。
這種煉法,費功較少,產量較多,在近代煉鋼法應用以前,是一種進步的技術。
王鬥對煉鐵不是很在行,聽李茂森說得頭頭是道,他是專家,就由他作主了。
現在的寇家溝鐵廠,雖是簡略,但也算是開礦、冶煉到運輸,形成一條龍的完整產業。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王鬥身旁的韓朝,韓仲等人都是興奮,他們以後的盔甲兵器,就指望從這裡出了。
依林道符的介紹,購買煤炭及建造鐵爐,費了不少錢,還有從保安州各地請了一些開礦與冶鐵的技師,也花了不少錢。
那些炒鐵工匠,有爐工、鑄工、鉗工、錘工等約二十餘人,都是從保安州城聘請的,每月月銀就要一兩五錢,還有本色米五斗,算是高階技術人員了。餘者一些礦工們,都是輝耀堡本地的軍戶充數,沒什麼技術含量,每天給他們吃飽,幹得好再給些微薄工錢便可。
王鬥沉思良久,說道:&ldo;林大人,輝耀堡這些礦工,都是我們舜鄉堡治下的軍戶,無論如何,要讓他們吃飽!特別是那些運煤運鐵的婦人,更是不易,要照料好。&rdo;
林道符道:&ldo;下官省得,依大人先前的吩咐,雖然沒有白麵饅頭,但是粗糧只管吃飽,每三日還有一葷,每五日還給酒一杓,軍戶們都很滿意,感念大人的恩德呢!&rdo;
李茂森也證明瞭林道符的話,他道:&ldo;先前那些輝耀堡的軍戶,每年勤奮耕種仍是食不果腹,現在人人都能吃飽,他們幹勁都很足!&rdo;
王鬥身旁的韓仲也是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