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鄆王(第2/3 頁)
妃嬪、以及大宋的“帝姬”們很是好奇。
聽說最美的大宋帝姬叫趙福金,現在或許算是讚譽,但等到金人攻到開封城前的時候,她就成了金人第一個點名索要的女人。
眼神在花花草草庭院樓臺之中巡梭了片刻,確實看到了不少穿著宮裝裙裳的年輕女子。
她們大概早就看到站在宮門處的劉陵了,劉陵看過來的時候,立刻慌忙避開目光,專心打量著身邊的各式物件。
“面前這位,可是射死遼人太后的劉將軍?”
射死,
在劉陵耳中聽起來,以他後世那種浸染過各種扭曲詭異的思想,除了用箭射殺,還能引申出另外一種比較變態的含義,更別說這兩個字後面跟著的名詞還是遼人太后。
但宋人似乎都習慣於如此稱呼他。
劉陵坦然地抬起頭。
是的,沒錯,
我是。
但凡有那種齷齪思想的人都應該覺得羞恥!
站在他面前的年輕男人,面容輪廓和剛才的官家有些相似,蟒袍,玉帶,腰間懸著兩塊美玉,身材瘦削,個高,面白,給人以一種陰柔的美感;再加上眉宇間那抹淡淡的疲憊,更是給人以一種不勝車馬騎乘的柔弱。
但,他是個男的。
見劉陵沉默,男子還以為他不認識自己,笑了笑,主動自我介紹道:
“孤,乃是鄆王。”
劉陵心裡當即恍然。
哦,原來是你這個倒黴蛋。
後世的人對宋高宗可謂耳熟能詳,對被金人俘獲的“二聖”,即宋徽宗和宋欽宗,大概也有很多人知道。
但鄆王趙楷,知名度就不像他的父兄和弟弟那樣高了。
趙楷有才學,據說曾經偷偷參加過崇和元年的科舉,還中了狀元。不管是否是野史,但他的才學應該是有的,也極受當今官家寵愛,比他那個不受寵的長兄趙桓要好。
金人即將兵臨開封府城下的時候,宋徽宗急切要把位置讓給長子趙桓,後者清楚金人即將打過來,保不準自己一坐上位置就得成亡國之君,揹負千古恥辱和罵名,因此堅決不允。
大臣們那邊主戰的聲音居多,大概意思就是,宋徽宗可以逃往南方,但必須要留下一個能擔得起局面的人來,而且這一逃,也等於是宋徽宗自己放棄了皇位,以後於情於理,是不能再爭皇位的。
父子倆這時候還在互相拼命推辭,上演父慈子孝;
趙楷站出來,表示自己也可以,奈何被宋徽宗一口回絕,隨即就派幾名內侍把趙桓拖進了側殿,強行讓其“登基”,自己隨後就帶著車馬妃嬪急匆匆地逃了。
“這次回朝中,也是為了慶賀我大宋收復燕雲之功,聽說,劉將軍在其中戰功甚多,甚至還射死了遼人的太后,小王,當真是欽佩。若是可以的話,小王今夜府中備下好酒,將軍可否......”
“抱歉......殿下。”劉陵笑了笑,婉拒道:“小人拙荊也在城外驛館,小人和她以前都是身份低微之人,未曾見過大宋京城的繁華;
今早出來之前也是答應了她,晚上要帶她去城中游玩。”
“沒想到劉將軍倒也是個愛妻之人。”
劉陵呵呵笑了起來,一臉憨厚。
不多時,那小宦官又急匆匆跑回來,看到鄆王居然也在這,嚇得趕緊賠笑道:“奴見過殿下,給殿下問安了,奴得帶著將軍出宮門,您看......”
鄆王盯著他看了片刻,輕聲道:
“是誰教你這麼做事的,敢把劉將軍一個人留在宮門這兒?
萬一出了事,又是誰承擔,莫不是故意栽贓將軍麼?
你個小太監,好大的膽子!”
“殿下,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