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1/2 頁)
容鶴中尉說:&ldo;那現在幹什麼?&rdo;
戈藍上校說:&ldo;進餐,睡覺,不要再去招惹這些兵不兵、民不民的西藏人,讓他們有時間告訴西藏正規軍,達賴喇嘛的存在會保證他們刀槍不入。&rdo;
&ldo;西藏正規軍?什麼時候到?&rdo;
&ldo;拉薩的森巴軍都來了,正規軍還會遠嗎?&rdo;
第六章 隆吐山戰役(二)
1
那天,駐藏大臣文碩和攝政王迪牧半路上相遇後,並沒有立刻把朝廷旨命說出來,而是一起到了噶廈政府的辦公地大昭寺。在這個地方公開旨命,顯得正式而莊嚴。攝政王理事的文殊大殿裡,兩個西藏峰極人物面對面坐在卡墊上,半天不說話。攝政王在等待,心裡直打鼓:旨命到底是什麼,對方如此不肯爽快吐露,看來凶多吉少。駐藏大臣也在等待,等待最後一刻的猶豫趕快離開自己。
終於,文碩猛舒一口氣,放下茶碗的同時說了出來。
他說出的並不是&ldo;將邊界踞守藏兵,迅即一律撤回,遊歷、通商、傳教各事,也應相機允諾&rdo;的旨命,也不是英國人急電裡所說的文碩給朝廷的回稟:&ldo;禮遇英人,開門揖商,我念我佛,他傳他教,遊歷所至,哈達香茶&rdo;云云。而是文碩深思熟慮過的抗英機宜:&ldo;攝政佛聽我說,以大清海上陸地與英人對抗的經驗,我們擬應如此抗拒英人,不取堅硬接仗之法,不取聚集一隅、迎面對敵之法,不取陣地固壘之法,以防英人大炮轟擊,快槍掃殺。而應利用昏夜、地形、刀劍,分散伏出,遊擊無常,中途攔打,迂迴敵後,截其糧道軍需後援,並將我方糧草、牲畜、彈藥,嚴密收藏。應以近戰、夜戰、伏擊戰為主,宜退不宜進,明退暗不退,以柔克剛,困死、餓死遠來深入之敵。&rdo;
攝政王迪牧邊聽邊點頭,真是喜出望外,朝廷不僅同意了,還有具體的戰術指導。在他看來,只要朝廷支援並參與抗英,打敗英國人不是明天就是後天。
文碩說:&ldo;應勸誡僧俗官兵,知曉民力民利。西藏生民艱難,本自拮据,務必撫恤小民,不可一味借戰事苛斂百姓,擾害地方,敗壞名聲。以往藏軍屢屢害民生事的弊端,當全力消除。要從速籌餉、籌兵、籌將,防止藉口籌措自固勢力,鋒起內訌,渙散人心。&rdo;
迪牧聽著紅了臉,駐藏大臣戳到西藏政教的要害了,憤憤然攥起拳頭說:&ldo;藏軍擾民歷來有高僧高官在背後撐腰,這次不能客氣了,誰擾民就把誰當成黑水白獸的幫兇一起收拾掉。&rdo;
文碩又說:&ldo;務派遣噶廈要員去前線統一指揮,不能輕敵,更不能各自為陣。&rdo;
迪牧說:&ldo;已經委派俄爾噶倫出任前線總管。&rdo;
文碩說:&ldo;我向攝政佛舉薦一個人,此人懂西語,會藏話,文韜武略兼備,又是年青體健、血氣方剛的人,雖沒有朝廷官職,卻是當下西藏急需的人才。我把他從四川召來,想讓他代表我去前線抗英,以示本大臣決不妥協的態度。&rdo;
攝政王點著頭說:&ldo;大人應該不會輕易舉薦人,一旦舉薦,必然是大材高人,就讓他去江孜給俄爾噶倫做個幫手吧。&rdo;
文碩說:&ldo;我也是這個意思。&rdo;又喊一聲,&ldo;魏冰豪進來。&rdo;
一個面孔白皙、儀表堂堂的青年趨步進門,彎腰恭見攝政王迪牧。
迪牧打量著他,突然問:&ldo;先生從四川來,可會念經?&rdo;
魏冰豪一愣,稍有惶恐地說:&ldo;啊,不會,大人。&rdo;
迪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