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棚菜豐產不豐收,趙玖康請教李季哥(第1/4 頁)
趙玖康的芹菜長勢非常好,他在12月後旬到元旦節這幾天裡,每天趕集賣菜。由於當地沒有蔬菜交易市場,所以採摘後的芹菜只能去集市上賣。當地鄉鎮的集市是中心村5天一輪迴,比如說今天是本村集市,明天是那個中心村,五天後又到了本村。集市在農村來說,並不稀罕,全國到處都有存在,只不過在城市裡隨著大型商場的出現,而導致傳統的集市逐漸消失了。
每天下午收菜的時候,趙玖康便鑽進大棚內,將茂盛的芹菜外莖一片一片的用手剝下來,裡面的嫩莖留著,嫩莖會繼續生長繼續分支,然後將剝好的芹菜外莖累積在一起,用竹簍一次一次的背出大棚。大棚內的溫度比較高,在棚外邊穿著厚毛衣,大棚內穿著秋衣就可以了。大棚內溼度非常大,在裡面幹活顯得憋悶,趙玖康也是幹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出去外邊活動活動透透氣。
在棚內收芹菜,是一個沒有效率的工作,需要用手將芹菜外莖剝下來,根據生長情況剝兩三片粗壯的外莖。剝菜的時候,人需要彎著腰沿著菜畦前走,邊剝邊前進,小會功夫便會感到腰痠背痛了。當天剝下來的菜,第二天一早要去賣掉,芹菜不能久放,且堆放在一起不透氣,容易黃葉子。每天下午,趙玖康和欒莉兩人一起在棚裡收菜,孩子丟給母親看著。兩人鑽進棚內的時候,每個人腰上會繫上一塊塑膠布包裹住衣服,大棚裡溼度很大,這樣可以防止剝芹菜的時候把衣服弄溼。
最近蔬菜的價格不好,芹菜才2毛多一斤。在棚裡收菜的時候,欒莉還不停的唉聲嘆氣,看著茂盛豐產的芹菜,卻賣不到幾個錢,讓人有些灰心喪氣。為了賣菜,趙玖康天不亮就要騎著腳踏車拉著菜去集市上賣,中午不吃飯,到下午兩三點鐘才趕回家,一集可以賣二三十元錢。趙玖康對欒莉說道:“明天早晨我去大陳莊,明天那裡是集市,聽說那邊蔬菜價格高點,有時候會遇到菜販子收菜。”欒莉道:“有30里路呢,騎腳踏車需要兩個小時,還載著菜簍,到那裡還不累死個人。”趙玖康呵呵笑道:“去試試看,我們今天少收一點,搞個一百多斤就行了。如果明天中午前還賣不掉的話,我就把菜都扔到河溝裡,空車騎回來,那樣就輕鬆了。”欒莉知道這個男人打定的主意是很難改變的,所以也就沒有再說什麼。
兩人將剝好的芹菜裝在了竹簍裡,一簍一簍的往棚外背,將運出去的芹菜倒在地板車裡的塑膠布上。將棚內的剝好的芹菜都集中在地板車上後,欒莉便推著一車菜回家去了。趙玖康還要呆上一會,天快黑了,他需要將大棚上的毛氈放下去,把整個大棚蓋住,這樣保持棚內夜間的溫度不降低。
落完所有的毛氈後,趙玖康就回去了,到了家裡,欒莉也做好了晚飯,他在院子裡洗了一下手和臉,然後進屋吃飯去了。吃完飯後,他開始用麻繩捆芹菜,芹菜需要大致四五斤一捆,每一捆中將粗大一點的芹菜放在外邊,小一點的放在裡面,這樣捆出來的效果比較結實也美觀。趙玖明和欒莉兩個人看著電視,捆著芹菜,偶爾還聊上幾句。晚上11點鐘左右,芹菜捆完了,兩人又將捆好的芹菜裝進了竹筐內,上面用塑膠布包裹上,防止芹菜凍壞,然後將竹筐綁在了腳踏車的兩邊。趙玖康將載著菜的腳踏車靠在了大門口內的牆壁上,防止萬一下半夜有風的時候把腳踏車颳倒。幹完活後,大家洗洗手就去睡覺了,明天需要早起床。
第二天早晨,鬧鐘五點鐘響過,趙玖康就起床了,他穿上舊的軍大衣,帶上了棉帽子和舊的皮手套。此時,外邊還黑乎乎的,趙玖康開啟院子的大門,騎著裝好菜的腳踏車就出發了。
冬天的早晨,天很冷,雖然趙玖康帶著棉帽子,涼風還是向脖子裡面鑽。穿著的棉襪此時已感覺薄了,涼風往鞋裡灌,腳很快就感覺凍的發麻了。他穿著軍大衣,騎著腳踏車還是不太方便,於是他將軍大衣只繫住了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