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如新(第1/2 頁)
1957年,何雨柱的大兒子何曉出生。
已經上初中的何雨水拿著一份報紙,告訴她兄嫂,科學生娃的重要性。
生一次孩子,產婦需要多長時間來恢復,以及嬰幼兒在多子女家庭的心理。
嗯,很高大上,簡單點就是何曉三歲以後再要二胎唄,得嘞!
劉佳妮也正有此意。
劉佳妮就是何雨水的嫂子,第一百貨公司的售貨員啊。
她跟何雨柱屬於雙職工,一個孩子就已經養的焦頭爛額了,何況是兩個、三個了。
小姑子的建議很正確,他倆近期得注意著些。
再後來,困難時期來到,大家的定量都有縮減,劉佳妮越發覺得小姑子建議的準確性。
雖說荒年餓不著廚子,但養一個仔和養兩個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四合院的日子真的還算好,沒有出現餓死人的事情。
易中海日子有奔頭了,早已是八級鉗工,養活妻子和兩個孩子沒問題,另外,因為他的兩個孩子是收養的孤兒,在孩子成年之前,他們都有補貼可以領的。
賈東旭和秦淮茹生完二孩就沒再要,一兒一女就夠了,生那麼多孩子做啥,把賈張氏招來嗎?
雖然辛苦點,但二級鉗工賈東旭還是能養得起孩子的,主要是老婆孩子也有定量的,不需要去買高價糧。
為了這,賈東旭和秦淮茹好幾次晚上都在感謝王主任,要不是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奉勸,他們的日子可要難咯!
四合院裡別的人家也差不多情況,閻家孩子多,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但閻埠貴會算計啊,也沒讓四個孩子餓出毛病。
主要配角們都沒事,其他人也就還好。
等到困難時期過去,已經16歲的何雨水提前參加高考,考上了大學,成了四合院裡第一個大學生。
為什麼提前參加高考?為了不耽誤分配啊!
學習,對於何雨水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
院裡很多人都把她當成文曲星。
何雨柱已經是軋鋼廠的食堂主任了,當年他出師的時候,峨嵋酒家也沒有空的灶頭,吳大廚就給他介紹進軋鋼廠了。
巧不巧,就是透過楊廠長那位老領導幫忙介紹進去的,所以何雨柱起步就很高,這不,26歲已經是食堂主任了。
平時主要負責小灶,偶爾大廚請假了,或者有別的事情,他才會去食堂燒大鍋菜。
由於何雨柱對自己的要求高,所以連帶著對食堂衛生抓得也很嚴格,軋鋼廠的食堂是附近幾十個工廠裡最被人羨慕的。
小何主任每個月都能隨機掉落幾次大鍋菜啊。
乾淨又衛生,絕對不會吃到頭髮或者不明物體,比如長得像老鼠的鴨頭。
1965年,何雨水大學畢業,這一年也是原劇中劇情開始的一年。
不過,這個世界的四合院,賈東旭還活著,槐花沒有來到這個世上,因為秦淮茹生完二胎就上環了。
她的小侄女何敏也在1964年降生,似乎,任務已經完成了呢?
“是否提交任務,離開任務世界?”
一道機械音響起,何雨水想了想,卻沒有提交,因為擺在她面前有兩個選擇明智留校深造,以及大西北。
她選擇了後者。
戈壁灘可能艱苦些,但她沒有這個後顧之憂,她可是有金手指的人呢。
得知妹妹居然要去大西北,年過三十的何雨柱哭得稀里嘩啦,但還是應了那一句話。
你若成才上交國家,你若平凡承歡膝下。
何雨水的成績從小就好,何雨柱就知道會有這一天的。
臨行前,他託關係買了好多肉,做成耐儲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