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第3/4 頁)
了‐‐姜先之新城初建,亦大興水利。
自申王往下,都對太子嘉寄予厚望。他肯俯下身來做事,更讓人看到了希望。與此同時,衛希夷與姜先的壓力卻變大了,姜先幾乎泡在了河岸上,衛希夷也不能閒著,她要督促建城。之所以分了她這個任務,卻是申王說中了‐‐唐國需要聽到君主的好訊息,生幾個孩子,可以振奮人心。
衛希夷規劃督造的新城,隱隱帶著龍首城的影子。昔年南君的王城,便有許後帶來的規制的影子,衛希夷所見之大城,又以龍首城為最。自己想做的時候,不自覺便受了影響。諸臣皆不以為意,龍首城的規制,不過是中土諸城優點的集大成者而已。
陳後與女杼得到訊息,拼命地往新城趕‐‐陳後被陳侯接回孃家小住散心去了,聽說將要做祖母,豈不著急?兩個女人氣趕到了衛希夷的跟前,凡辛苦的活計都給她攔住了,衛希夷只好由動手改為動口,規劃了新城,又給姜先的河工出主意。
&ldo;疏浚之後,還須築堤,&rdo;衛希夷提出了自己思考後的結果,&ldo;河岸不結實,水流還是會蔓延開來的。&rdo;
姜先深以為然,一道挖河,一道壘堤,雙管齊下,將河道拓寬,又將堤岸築實。好容易將自家的事情做完了,緊張地關注著太子嘉的進展。若是太子嘉將事辦成,則……好事必將多磨。
庚給出的建議是:&ldo;於上游築壩,待大水來時……&rdo;
一句話,要壞了太子嘉的好事。姜先在實地考察之後,否則了這項提議:&ldo;水流太急,築壩費時費工。&rdo;
庚只得怏怏作罷。
衛希夷安慰她道:&ldo;如此,便可問心無愧了。&rdo;
庚嘀咕一聲:&ldo;這樣我也問心無愧。&rdo;
衛希夷?……
無論如何,實際操作起來,若只為給別人添堵,築壩得不償失,姜先將這部人力抽了出來,疏通河道、加固拓寬後的河堤。再有剩餘,便用來築城。築城之時,內心也是焦慮的‐‐人不夠用。
自天氣異常以來,自上而下,無不掙扎。唐國雖休養生息十餘年,近幾年卻是大事不斷,先是國君遠徵,歸國後便有內亂,內亂之後又是遷都。不但遷都,還要治水。一樣一樣,都要人力,且都要青壯年。此消彼漲,河工、築城的多了,耕種、漁獵的便少了,連生計,都要成問題了。惡性迴圈。
屆時,不必等敗於申王之手,自己便要先偃旗息鼓了。
姜先召叢集臣,向眾人問策。新敗申王,又平內亂,年輕的國君威望日隆,大臣們不敢敷衍。有在內亂中表現不佳者,狠一狠心,願獻出奴隸,也有願意獻出糧食的,真是人人忠貞,共體時艱。
偃槐好整以暇,待這些人表現完了,才提出了一個持續可行的辦法‐‐輪番。將服役者分作三班,輪番勞作。一地之百姓,也分作三番,每一番抽三分之一,不使當地荒蕪頹敗。
燃眉之急即解,姜先重振旗鼓,接手了新城的督造事宜‐‐河道完工之時,新城尚未完工,而妻子臨盆在即。占卜的結果很好,在孩子落地之前,姜先卻不能夠不緊張。這樣的緊張一直持續到了長子落地,唐國重又歡騰起來。
便在此時,最大的一次洪峰,到來了。下游的太子嘉,連同他沒有來得及撤掉的工掉,整個兒泡在了水裡。
‐‐‐‐‐‐‐&d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