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5 頁)
有點停不下來了。上班的時候都會想著書裡的情節。這麼好看的書,女兒買來也不虧,起初看到價格的時候,她還向林興安抱怨過女兒太花錢了呢。
“媽你不會把前兩本都看完了吧。”
看老媽這樣子,不像是來興師問罪的,難道是沒看出來書裡的故事。記得媽媽看書一向自習,應該不會看不出來書裡女主和女主之間的糾葛吧。還是說把那當友情了?
“這幾天都在看,寫的還挺好的。等媽全部看完跟你說,現在你爸叫人吃飯了。”
這本個志的文筆確實是上乘,故事內容也是積極上進的,要不然林田也不會選擇這本寄回家了。電子版看的有點久,只記得感情線比較慢熱。林田猜媽媽要麼沒看到那,要麼就是理解成了友誼萬歲、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之類的東西。
要是理解成了這樣,林田當初讓父母瞭解同性戀的目的就不能達到了。也就是說她還要引導呂薇,讓她意識到這不是描述兩個女孩在社會打拼的故事,她們倆是戀人,能生活一輩子的那種。
操之過急有可能全盤皆輸,林田在心裡默唸“不著急,時間還長。”她要是太冒失被父母看出來就不好了,要是身邊有什麼例子就好了,書本的宣傳力度感覺還是薄弱了一點。
第一時間,林田就想到了李西蓮,但是李西蓮告訴她是因為她是好朋友,在她沒有向著其他人出櫃之前,為朋友保密是她該做的事。不過倒是可以去問問李西蓮是怎麼對父母說的。田林在書中編的身世,應該不會是李西蓮真正的身世吧。
也不知道現在李西蓮回來了沒,上次聯絡還是元旦的時候。她們互道了新年快樂,聊了聊各自的感情生活就散了。去年寒假的時候見她們,她們還是租房子住,看樣子是向父母攤牌了。要不然怎麼解釋在過年都不回家,她記得她們倆都不是孤兒。
這頓飯吃的心不在焉,林興安都看不來女兒的心思不在飯菜上,而是想著別的什麼。林田只是想如何去問李西蓮和張梅梅與她們家庭相關的事情,她害怕戳到人家的傷心事。林興安理解成了她在思考妻子說的事情。
畢竟他們是妻子的孃家人,他也不方便說什麼。說實話,他覺得妻子管的有點多了,呂平英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兒子也十五了。又不是不懂事的孩子,做什麼不用他們管,自己為自己負責就行。
現在他也只能勸著妻子相信侄女兒能過好。別的不說,呂平英也是一個非常有決斷的人。唸書唸到初中畢業就輟學,然後又“嫁”給村裡人。年齡不夠只是擺了個酒,不過十八就生了孩子,日子過的和鄉下媳婦沒什麼兩樣。
但別人都是認了,她卻是在努力走出來,和丈夫去大城市打工,而且甚至帶上了孩子。日子好轉起來幾年,男人看上別的女人了。不少人都勸她忍著,畢竟兒子還小。但是她就有魄力離婚。
她離婚之後,家裡人才知道,當年一到年齡,她就拉著男人去領證。後來男人出軌,她也蒐集好了證據才去離得婚,大城市裡賺的錢基本都拿走了。兒子也被她要了回來,還改了姓。
來l市第一件事就是買房,帶來的錢基本都變成了房子。大家都說她傻,做生意的本一掏,那是真沒幾個錢了。然而不過幾年,房價漲起來了,她的新生意也有模有樣了。
雖說遇人不淑,但是離了那人之後,呂平英的日子也過的不錯。兒子倒是她最大的一塊心病,留在l市上高中還不定能考上大學。國外的情況林興安也知道,寬進嚴出,但是總有學上。說不定人在外國就混的好了呢?
林興安拿呂平英做的這些事情和呂薇分說,就是想讓她不要那麼擔心。呂平英連換兩個地方,都過的好好的,和兒子的生活都沒什麼問題。出國對她來說也就是換了另外一個地方,不用過於擔心,人家相比過的比他們想的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