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彌勒佛(2)(第2/4 頁)
子命硬,什麼樣的災難也能避開。他不偏不倚恰好飄到你的跟前,倒像是專門來給咱們當兒子的。”
張重天回憶道:“一開始,我明明看到的是一朵金色的蓮花。誰知,一眨眼,就變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
聽到這裡,竇氏像是恍然大悟,忽然想起了什麼,輕輕驚叫道:“天哪,這娃娃是觀音菩薩給咱們送來的!”她放下手中的布料,雙手合十,極為虔誠地喃喃念道;“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您終於顯靈了!,,唵嘛呢叭咪吽。南無觀世音菩薩,,,……”
張重天“噗哧”一聲笑了:“不是送子娘娘,而是送子爺爺。”
竇氏一臉的嚴肅,說道;“孩子他爹,你不要胡說八道!”
“娃娃本來就是我抱回來的呀!”
竇氏問:“他為什麼能在大洪水中安然無恙?”
“這……”
“他為什麼偏偏漂到你眼前?”
“這……”
竇氏連珠炮似的發問,張重天吭吭哧哧,無法應對。
最後,竇氏說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前些天到嶽林寺燒香拜佛,在觀音菩薩面前許了願,所以今天靈驗了。他爹,咱們得儘快找個時間,到嶽林寺還願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與長汀村一江之隔,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叢林——嶽林禪寺。這裡,亭臺樓閣,高大巍峨;飛簷斗拱,巧奪天工;紅牆黃瓦,金碧輝煌;嶽池拱橋,天上人間……
嶽林寺的前身,系三百年前南北朝時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所建立的崇福院。入唐之後,六祖惠能呼嘯出世,高揚頓悟成佛的大旗,開創了禪宗狂飆突進的嶄新局面,蔚然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觀。晚唐,恰恰是禪宗發展的鼎盛時期,天下寺院,十有其九歸宗為禪,所以,崇福院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座禪僧寺院。
有一天,崇福院來了一位氣度不凡的遊人。他就是著名詩人當朝宰相李坤(公元772-846)。李坤與好友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所以,他不但是新樂府運動的積極參與者,寫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流傳千古的詩篇,而且受他倆的影響,也虔信佛教,與一些著名禪師成為了至交。這一年,他回老家(無錫)省親之後,順便遊覽江南山川寺院,尋友訪禪。在崇福院,他與幾位禪僧相談甚歡,雅興所致,欣然命筆,寫下了一方龍飛鳳舞的匾額。
然而,數年之後,會昌五年(公元845),唐武宗開始了一場大規模滅佛運動。崇福院被拆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李坤的墨寶自然也一同化成了灰燼——不是麼,連它的主人李坤,也於一年前被唐武宗一腳踢出京城,充任了淮南(總部揚州)節度使。
僅僅一年多之後,唐武宗演完了最後的瘋狂,因服用道士的“仙丹”而中毒身亡,曾經出家做過沙彌的唐宣宗即位,開創了大唐王朝最後一段太平盛世——大中之治。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閒曠禪師雲遊來到奉化,看到崇福院的斷壁殘垣,不禁傷感噓嘆,淚流滿面。他悲願萌生,放下缽盂,掛起行囊,發心重建這座古老的寺院。閒曠是一位明心見性的大禪師,悟道宏深,慧眼通天。當天夜晚,他在崇福院廢墟之中跏趺而坐,進入了靈明奇妙的禪定狀態,於是,他敏銳地感覺到,隔水相望的縣江東岸,佛光閃閃,徹地照天——在這佛光出現的地方建寺安僧,必將有聖賢出世,菩薩過化。於是閒曠禪師將新寺院遷建於縣江之東,更名為“嶽林禪寺”。因其是唐朝大中年間所建,後世稱之為“大中嶽林禪寺”。
這一天清晨,嶽林寺主持閒曠禪師正在方丈之中的禪床上打坐,忽然聽得寺院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