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3 頁)
4.委員會決定安全區採用和南市難民區相同的標記符號:白底紅圈中間一個紅十字。
我們今天經歷了數小時的空戰。倫敦電臺已經報導了德國大使昨天對南京的訪問,並簡短地提到,特勞特曼博士給最高統帥帶去了和平建議。上海的一個電臺報導說,此地的一個日本閱兵儀式因為一個中國人的炸彈行刺事件而受阻。行刺者當場身亡,一些士兵受輕傷或重傷。日本人隨即佔領了國際租界。
12月4日
我們將中國軍人從安全區清理出去的困難是很大的。士兵們非但沒有如唐將軍所許諾的那樣撤出,反而繼續挖掘新的戰壕並在安全區內架設軍用電話設施。我提出嚴厲抗議並指出如果再這樣下去,委員會只能聽其自然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斷向我們保證,3天之內從安全區撤出全部軍人。這個時候又有謠傳說,日本人再過兩天就會兵臨城下。我甚至覺得已經聽到了炮火聲(也有可能是我弄錯了)。運糧的8輛卡車今天只來了一半。我們又經歷了好幾個小時的空襲。我的朋友克勒格爾當時正在飛機場上忙碌,離他100米遠的地方落下了好幾校炸彈,他差一點就丟了命。我們委員會開了一個長會,討論了是否可以利用一下11月30日東京發給特勞特曼博士大使電報中羅森博士已經傳達了的內容。我們作不出任何決議,因為中國人現在看上去是執意要守衛城市,因此中國人很有可能會憤怒地拒絕我們的建議,從而危及正在籌備成立的中立區。上海的電臺報導說,由特勞特曼博士在牯嶺(有意改動地點,因為最高統帥目前正在南京)帶給最高統帥部的和平建議遭到了蔣介石的一口回絕,當然,此間我們對此深表懷疑。
難民們開始陸陸續續搬進安全區。一份小報(蚊報)反覆告誡中國人,不要進入&ldo;外國人&rdo;的難民區。這家煽動性的報紙寫道,即使城市遭到炮擊,中國人也應當正視危險,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
在18時的新聞發布會上,報界得到以下訊息:
供新聞界和警方的專稿 1937年12月4日
在安全區(中文翻譯用的是&ldo;難民區&rdo;)
安置居民及分發食物的暫行措施
一、安置
1.安全區內還沒有做好大規模安置居民的準備。目前的戰局還沒有達到必須這麼做的地步。
2.為了在緊要關頭(也就是最後的時刻)將逃進安全區內的人數控制到最少程度,委員會建議,各個家庭可以和親朋好友私下協商現在就安排好自己的住處。委員會保留在必要的情況下在這些房子裡安置難民的權利。
3.一個負責安置難民的特別委員會目前正在區內忙於瞭解所有可以考慮安置難民的房屋的情況。凡是無法透過私人關係在區內找到住處的難民,該委員會將透過協商解決。不到萬不得已(也就是戰局緊迫)時,將不實施該辦法。一旦這個時刻到來,將會發布正式通告,正式宣佈啟用安全區。
4.私下協商僅適用於私房,不包括公共建築或學校。
5.安全區內可供使用的空間有限,故傢俱或類似的財產不得帶進區內。只允許攜帶鋪蓋、衣物和食品。
二、膳食
1.目前區內還沒有足夠的食品儲備供大量難民食用,所以現在已經搬進安全區的難民必須備有至少能維持一週生活的食品。
2.建議專事米、面和其他食品以及燃料供應的商人現在就進入區內繼續經營。
3.儲備專供委員會在區內分發用的大米和麵粉,待私商的糧食庫存全部用盡時再使用。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儲備的糧食將交給持有委員會執照的私商出售。
三、運輸工具
委員會急需卡車和板車向區內運送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