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第2/3 頁)
馬首是瞻。
雖然對聖旨內容眾人還是有所懷疑,但是那聖旨上的筆跡、甚至那國璽的印也是千真萬確的。
&ldo;既然吏部尚書是攝政王,那麼今日早朝應當是由攝政王來主持了。&rdo;一剎那的安靜之後,就見禮部尚書出來說話。
而這禮部尚書正是聖旨中所說的那個從旁協助攝政王之人。
&ldo;請攝政王上前。&rdo;因剛才聖旨一事,如今吏部尚書說話,便也沒有反對的聲音。
&ldo;請攝政王上前。&rdo;眾人紛紛附和。
而武官那邊倒是有人出來說話,卻也是很少。本來朝中武官少,而瑞王離開之後,眾人便隱隱是以溫勇為首。而如今看溫勇由始至終沒有說話,他們便也紛紛沒有開口。
只是如今這種情況?好像已經成了定局。
&ldo;溫尚書?&rdo;離溫勇最近的一個武官開口。
溫勇聞言轉頭看了這人一眼,卻依舊不開口。
而這時袁崇安已經走上前了,就見他環看眾人一圈,隨即見他高高抱拳,&ldo;皇上身子抱恙,囑咐我監國,是對我的信任,而我必然不會辜負皇上的信任。&rdo;
&ldo;攝政王深得皇上信任,是肱股之臣。我們以攝政王馬首是瞻。&rdo;袁崇安話落,整個朝堂之中便有大半的人出來說話。
他們紛紛附和,而那些沒有急著出來說話之人見此便也紛紛說話。
而此時便只剩下武官這邊……
眾人見此紛紛看向那少得可憐的幾位武官,要說這朝堂之中共有四十幾的文官,而武官卻不到十人……
一比四,可怕的壓力,武官這邊倍感壓力。
&ldo;溫尚書怎麼說?&rdo;說話的還是禮部尚書。
溫勇聞言這才轉身看過去,他深深看了禮部尚書一眼。溫勇是曾經也是一名大將,是上過戰場、殺過人的。而站在他對面的文官,雖然勾心鬥角、殺人於無形,然而在溫勇這樣的眼神之中卻還是敗下陣了……
眾人紛紛移開目光,而那被溫勇格外&ldo;照顧&rdo;的吏部尚書甚至忍不住要後退。
若不是如今幾乎人擠人,怕是他真心要後退好幾步了。
溫勇見此諷刺一笑,隨即收回看眼看向那一直不說話,卻也沒有多餘動作的袁崇安。
此時袁崇安背著手,神情頗為自傲,好像已經勝券在握了……
&ldo;恭喜。&rdo;溫勇開口道,卻也只是簡單兩個字,便沒有其他。
&ldo;溫尚書怎麼說也是跟隨先皇過的人,又深得皇上的信任。如今皇上任袁尚書為攝政王,溫尚書至少也應該再說些什麼,簡單恭喜二字怎麼夠?&rdo;剛才被溫勇嚇得後退的禮部尚書再次開口。
溫勇這老匹夫,自以為新皇還是先皇,自以為他還身受皇上信任。也不想想如今的朝堂是誰的天下了,還敢這般不知死活!
&ldo;那你以為我應該說什麼?&rdo;聞言,溫勇再次看向禮部尚書,眼神比剛才還要凌厲。
&ldo;當然……&rdo;禮部尚書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打斷。
而打斷之人正是這新任攝政王袁崇安,&ldo;不必如此,溫尚書是和我同朝為官。如今我雖然是攝政王,但到底我們都是為皇上辦事之人,如此劍拔弩張怕是要傷了和氣,溫尚書說的是不是?&rdo;
同朝為官?若是從前確實是這樣,兩人同為尚書地位平等,甚至在先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