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我特麼!又穿?!(第2/3 頁)
再找不出一根青絲,身體也有些佝僂了起來,可這並不妨礙他的威望到達頂點。
如今的大乾國內富庶、四海生平,邊境上也沒有哪個異族膽敢前來滋擾,何進知道有些事情已不能再拖了。
於是同年六月,他在朝中文武的陪同下於泰山封禪,同年八月,便在朝會上頒佈旨意,宣稱將於次年舉辦大乾首次“科舉”。
這些年大乾已舉辦了多次武舉,不但為王朝選拔了不少人才,也在潛移默化中使得無論朝中或是民間皆適應了這樣的選材方式。
尤其是武舉中愈發內容豐富的論冊考試,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優秀文士進入官場的途徑。
即便一些世家對此頗有些非議,可在何進的威壓以及無孔不入的錦衣衛配合下,無人敢採取任何措施對武舉進行阻撓。
甚至朝中早有人預測了“科舉”的問世,如今何進在朝會上正式宣佈,反倒有種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意思。
不過何進也並沒有逼世家太緊,他沒有收回世家大族舉薦人才的權力,因為他相信,只要平穩度過了科舉的初期,待到越來越多的寒門人才在朝堂站穩腳跟,這種更為公平的選材方式總有一天會將舉察制完全取代。
“洪武”十二年,大乾第一屆科舉盛況空前,得益於這些年何進對於教育的投入,使得越來越多的寒門有機會接觸到學習。
畢竟透過科舉便能入仕大乾,寒門士子也因此比一些世家子弟要更加努力的多。
以至於各地參賽者蜂擁而至竟不下萬人,朝廷甚至不得不臨時在洛陽周邊各縣增開了數個考場。
何進對此亦只能感嘆:果然公務員的身份在哪個朝代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不出意外的是,科舉前兩名正是諸葛亮與龐統,如今的他們更顯成熟穩重,何進直接封二人為太子府中庶子,即太子近臣,繼續替何鹹編織羽翼,並叮囑何鹹務必以師禮待之。
同年,何進發現北軍將領姜囧之子姜維聰慧,才不過十歲便已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成熟與智勇,於是何進“開恩”收其為義孫,並將他送去與孫子何晏伴讀。
受何進本尊影響,何鹹的確平庸,可何進穿越後,一直掌握大權,何晏的教育資源也十分良好,尤其在大乾建國後,何進更是為其物色了不少名師,這也使得何晏小小年紀就已頗顯英武。
加上他與姜維年紀相仿,兩位有志少年短時間後便結成了深厚友誼。
年末,揚州刺史顧雍來報,稱揚州的船隊在大海之南發現夷島,島上氣候適宜、可農耕,且有土著生活於島上。
何進得知後立馬來了精神,並當即下旨賜名夷島為臺島,命孫策領五千精兵征伐,顧雍需全力做好後勤配合。
並又請來心腹之臣,商議出了對臺島的十年殖民計劃,只待孫策在島上站穩腳跟便開始實施。
“洪武”十三年,袁紹從日本遣使前來,聲稱已完成對日本島的征服,倭民皆渴望歸附於天朝,而袁紹也表示無心日本國王的稱號,乞求迴歸中土,認祖歸宗。
何進思量再三,同意了袁紹的請求,並念其開疆拓土之功,封其為破倭將軍、歸義侯,許其回鄉祭祀祖先後可入洛陽任職。
至於日本彈丸之地,何進將其賜名日本郡,歸青州所有,並以程昱為郡守,代為管理。
程昱本為九卿之一,去做郡守確實屈才了,但何進卻告訴他,日本島位於海外,地理位置特殊,島上又盡是倭民,正好可以用作大乾未來新型武器的實驗基地,所以必須有重臣鎮守。
並封程昱為齊國公作為職位補償,許他在島上擁有生殺大權、誅倭不必上報,程昱因此走馬上任。
大乾“洪武”十五年,何進深感年邁,對於國事已力不從心,於是下詔書傳大位於太子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