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麋鹿成災:真羨慕那個時候的生態環境(第1/2 頁)
遂國四族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復國大業。按照計劃,他們一邊武裝遂國百姓,一邊立即通知戎狄武裝及時進駐遂國。然後,再秘密聯絡原譚國、郕國等地貴族。
如果說,遂國四族的行動是悄無聲息的,但是戎狄武裝的行動卻是張揚的。那些只知道燒殺搶掠的戎狄武裝一進入中原,就興奮了,一興奮就忘了與遂國四族的約定。他們一路向遂國進發,一路擅行燒殺搶掠。
魯莊公得報戎狄進犯邊境,立即調兵遣將予以痛擊。這個時候的魯軍將士,戰鬥素養是相當可以的,甚至魯桓公、魯莊公這兩代魯侯本人也是神箭手,再加上師出有名,魯軍將戎狄部落打了個稀里花啦。
咦,戎狄武裝怎麼不趕快逃出魯境?魯莊公很納悶,一直以來,戎狄武裝入侵,搶了就跑,打敗了也跑,但貌似這一次是例外了。戎狄武裝非但沒逃,反而有計劃地跑進了遂城!
遂城不是齊軍守著的嗎?怎麼可以放任戎狄武裝入城?魯莊公可不敢隨便進攻遂城,那可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齊侯的地盤。沒辦法了,魯莊公派人出使齊國,向齊桓公報告戎狄武裝入侵一事。
國家受到了侵略,向同盟國尤其是盟主彙報,這是規定。齊桓公本也就懶洋洋地聽著魯國被戎狄武裝進犯的事,但當他聽到這夥戎狄武裝居然一溜煙跑到了遂城,也非常奇怪,更不相信,當下就問道:“遂城守軍就這樣放任他們進城了?”
“報告齊侯,寡君就是因為敵人進入遂城,故不敢輕易攻城,特向齊侯報告。”魯使道。
齊桓公坐不住了,他立即派人赴遂城瞭解情況。人是派出去了,但卻沒回來。齊使一入遂城,就被遂國人立即捕殺。齊桓公還以為是齊使半途出事了,過了幾個月,再派了一撥人赴遂城,結果同樣這一撥齊使也沒回來!
這裡肯定有問題!但是,齊桓公最近有點忙,既然問題出在遂國,遂國就在魯國邊上,就由魯國去弄清楚到底怎麼回事吧。
魯莊公接到齊桓公命令後非常興奮,那就出兵吧,出兵直赴遂城就行了。如果遂城不容許魯軍進城,那說明遂城已經被戎狄武裝佔領,魯軍直攻遂城即可。
正準備調兵遣將,突然得報,魯國又遭災了!
由於史料偏愛魯國,所以春秋史上記錄災情的情況,魯國要比其他諸侯國多得多。這也難怪,如《春秋》就是魯國人編寫的。但凡是重大災情,魯國人記錄是很勤快的。比如這一次,這次災還不是什麼天災,也不是什麼人禍,是一個令現在的我們看來目瞪口呆的動物之災,麋鹿之災。
也許現在我們如果能夠看到哪裡會有成群的麋鹿,那可能會高興得不得了,因為這可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完全不可能歸類到災難。但在春秋時期,麋鹿成群,那真正是個大災難。
麋鹿是一種鹿,但與平常的鹿有所區別。封神演義裡的太師姜子牙的座騎被稱為四不象,即鹿角、驢尾、牛蹄、駝頸的一種動物,其實就是麋鹿。
史料記錄的這次魯國麋鹿之災,是公元前477年即魯莊公17年冬季的事。這個冬季,是指周曆的冬季,相當於現在的秋季。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在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命脈的那個年代,秋收情況如何是當然是最重要的。
如果這個時候麋鹿成群結隊出現在野外農地,那是什麼情況?那就是麋鹿除了不但要吃掉已經成熟的農產品,更主要的是踐踏農地,損毀莊稼。這就是那個時候的麋鹿之災。
有一句話叫麋鹿成群,虎豹避之。說明麋鹿這種動物雖然平時很溫順,但當成千上萬頭麋鹿聚集在一起時,連虎豹這樣的猛獸都要避而遠之。誰敢近前,不要說麋鹿有角,那麼多麋鹿狂奔起來,踩也踩死你。
與“麋鹿成群,虎豹避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句“飛鳥成列,鷹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