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華國最‘土’電視臺(第2/3 頁)
,是首個上星的地方衛視!
實現中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覆蓋,並於當年在全國第一個實行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
多年前一直都是所有衛視的標杆,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而且插一句,山東以前是真牛b,剛剛改革開放之初經濟是華國第一,(僅次於彎彎與香江)只是後來逐漸被廣粵,蘇江超越!
其實齊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經濟便是響噹噹的。
齊國時甲魚鹽之利,在加上管仲改革,成為最先富起來的那一撥,春秋五霸之一!
所以看過《大染坊》、《闖關東》的人應該知道,齊魯人不是不會做生意,只是比較保守,大多做的都是跟實體有關的企業!
所以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用朱自清的一句話就是:熱鬧都是他們的,我們卻什麼都沒有!
不過這樣也好,不能所有人都去琢磨網際網路吧!
總得有人關心一下實體經濟吧。
關心一下米麵糧油,關心一下建材冶金,關心一下輪胎滑油,我們齊魯就做一個背後默默守護的人好了!
齊魯因為經濟發達,所以至少在影視拍攝上是敢為天下先!
要知道山影當時真可謂是人才輩出,尤其是在年代劇的拍攝上,王文傑導演的代表作《白眉大俠》、《大染坊》;張新建導演的:《闖關東》、《孔子》,孔生原來是攝影師,就是跟著張新建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後來,山影改制,上頭空降一個晉亮當總經理,侯洪亮不想居於人下,便率嫡系離開山影,在燕京成立了山影分部!
拍攝了一系列諸如《生死線》、《北平無戰事》、《戰長沙》、《琅琊榜》、《歡樂頌》、《精絕古城》這樣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再然後侯洪亮、孔生、李雪三人成為影視界的黃金‘鐵三角’,論起拍電視劇的實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那種。
這三位,景軒是早晚要把他們拉到自己陣營裡來的!
但比起人才輩出的電視圈,山東的綜藝和廣告做的就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了!
不少網友形容山東衛視做的‘土’,
像廣告,什麼‘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什麼‘黃土地、黑土地、種地就用史丹利’,什麼‘濟楠不孕不育醫院,’巴拉巴拉的。
什麼煙臺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濰方蘿蔔皮。
沾化冬棗、周村燒餅、章丘大蔥、壽光蔬菜
還有兄弟電視臺齊魯頻道,那綜藝節目更接地氣,《我是大明星》、《快樂向前衝》、《拉呱》,這些綜藝節目幾乎伴隨了辰中的整個童年!
在後來大概是臺長也有點看不下去了,想要對山東電視臺動一場大手術,也做了一些改革,但效果卻總是差強人意。
比如,先期的綜藝,除了一個《陽光快車道》還勉強能拿的出手外,剩下的節目,有一個算一個,做的都不咋地。
印象中有普法欄目劇《道德與法治》,後來改成《說事拉理》。但這玩意不能算綜藝呀!
看人家超男超女,快男快女火了,就跟風做了一個《聯盟歌會》,看人家《非誠勿擾》火了就做了一個《愛情來敲門》,看人家《爸爸去哪兒》火了就做了一個《上陣父子兵》,看人家《極限訓練》火了就做了個《挑戰300秒》。
你這不行呀,你跟在人家屁股後面吃灰,你永遠追不上人家。更何況還模仿的不倫不類!
你看現在做的那幾個,什麼《超強音浪》、《功夫王中王》、《神秘的味道》都是人家早就玩剩下的,能有收視率才怪!
所以,如果說,拿地方電視臺比作梯隊的話,那麼折江衛視和胡南衛視絕對算是第一梯隊,蘇江衛視和魔都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