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永琮殤(第2/2 頁)
展,初步抓到主犯三十多人,從犯一千多人,受矇蔽聚眾鬧事者三萬多人。
皇上認為大肆殺戮有上天和,和郡王弘晝提出可以將抓獲的白蓮教教徒扔到礦山去戴罪立功,此舉正合聖心,和郡王因此重新獲封和親王。
九月,皇上巡幸五臺山,免五臺縣次年額賦十分之三,以求上天保佑,百姓不再受大旱洪澇之苦。
或許是後宮的嬪妃合夥反抗過皇上那一次,讓皇上留下了陰影,養成了不願意進後宮,和只在養心殿傳召嬪妃的習慣。
但這只是針對嬪位以下,主位娘娘們是不能被如此折辱的。
可皇上再不願意,皇嗣還是得要的,前朝的言官們天天盯著皇上進不進後宮,有沒有嬪妃懷孕。
直到翻過年去,大、小金川騷動,也沒有等來嬰啼之聲。
金川,地處小金沙江的上游,經黨壩,流入金川境,水深河闊,為大金川,另一邊源流較近,為小金川,皆以臨河之上山有金礦而得名。
大金川、小金川居民是藏族,土司之間勢力交錯縱橫,番蠻肆橫不法。
此處萬山叢矗,中繞洶溪,來往交通使用皮船和索橋,天氣寒冷,多雨雪。
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各土司之間恃強生事,大小摩擦不斷,有些土司拒絕向朝廷繳納貢賦,還劫掠阻止其他土司向清政府納貢。
大臣們認為改土歸流迫在眉睫,奈何皇上主張慎重,不贊成用兵。
等到三月,皇上終於改了主意,調貴州總督張廣泗為川陝總督,主持金川用兵之事。
四月初,正式進川圍剿。
然此戰打得極其艱難,大金川佔地縱不過二三百里,橫不過數十里,人口不滿萬人。
清軍從陝甘、四川、雲貴調集的兵馬已多至五萬,卻遲遲未能取得進展。
皇上重用首席軍機大臣訥親,意圖一舉攻下金川,卻不曾想訥親不善用兵,在金川戰事的表現上一塌糊塗。
數萬清軍士氣低落,如同綿羊,大小數戰下來,損兵折將。
皇上惱羞成怒,上諭賜訥親軍前正法。
改用傅恆為經略,可沒等傅恆傳來好訊息,宮裡先傳出噩耗。
皇九子,永琮殤,年虛三歲。
皇后再次失子,重病不起。
皇上急招傅恆回京,金川之役虎頭蛇尾,耗費了巨量銀兩,勞民傷財,敗師殞將,得不償失。
以“納降”來草率了局,實際上是打了一場明明白白的大敗仗。
:()如懿傳:情有獨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