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王世充的過去,楊堅的計劃(第1/2 頁)
煥然一新的競技平臺,兩道傳送藍光亮起,楊堅很快便從藍光中走出,而王世充則是等到藍光消散之時才漸漸現出身影。
此時經過曹公的威懾,王世充已不再敢去考慮自己之前的那個陰暗想法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畢竟王莽怎麼說也算是個見多識廣的後世人,劉秀的勝率雖高,但可也不是必勝的百分百。
萬一真像齊桓公姜小白那樣,因為不熟悉王莽那形制怪異的武器,誤認為這是燒火棍而被陰到了怎麼辦?
於是越到臨戰之時,生性中帶點懦弱的王世充便越不敢去賭了。
在戰前,由於王世充被曹公嚇得一愣,王莽便覺得他這副沒什麼戰意的表現非常危險,很有可能使他即將到手的一共六個願望插翅而飛了,於是王莽便跟王世充說道:
“老王!你要是贏了,曹公和項王的願望,我各分你一個!夠意思吧?”
也罷,既然如此,那便滿足一下王莽的期望,傾盡全力戰上一場吧。
誰叫當初項王想再捅死我時,是王莽先出面替我說話的呢。
...
另一邊,楊堅一臉嚴肅的看著對面那擁有胡人長相的王世充。
他倒不歧視胡人,畢竟他的摯愛妻子獨孤伽羅就是鮮卑人。
而且他家大隋的前身北周,就是由宇文家帶領漢化後的鮮卑集團所創立的。
可惜宇文家曇花一現的兩位英主,太祖宇文泰,武帝宇文邕,都過於短命,英年早逝。
若是上天再借給他們各十年光陰,那麼自司馬晉以後的下一個大一統朝代說不定就是他們的宇文周,而不是楊堅的大隋了。
楊堅在出戰前,曾聽過李世民這位“隋末反賊大亂鬥冠軍”給自己介紹過他的手下敗將王世充。
此人早期對大隋的忠誠度,堪比早年間的徵西將軍曹操之於大漢。
王世充先是參與平定楊玄感等大隋早期發生的叛亂,後又在楊廣北巡被圍雁門時,率江淮軍千里馳援,日夜不息,以此忠誠表現成功贏得了楊廣的信任。
在李密的瓦崗軍開始攻打東都洛陽,勢如破竹之際,王世充臨危受命,率軍支援洛陽,堅守孤城,同李密鏖戰。
可惜他並沒有等到楊廣重整旗鼓返回關中,而是收到了其被宇文化及弒殺的噩耗。
在這大隋江山危如累卵,反賊遍地,即將傾覆之時,王世充擁立越王楊侗繼位,僅憑洛陽一座孤城,繼續堅持鬥爭,並最終力挽狂瀾,擊潰了當時聲勢最為浩大的反賊李密。
可惜,他沒有和曹老闆多學一學什麼叫“奉天子以令不臣”。
剛剛才取得了一場大勝,王世充便不顧周邊仍是群狼環伺的危險情況,就迫不及待的開始走起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加九賜,封王這一套已經被自西晉以來各路反賊同行熟練運用的篡位流程了。
在王世充的這一輪花式操作走下來後,本就在危局之下勉強透過大隋天子凝聚的人心,便徹底散了。
等到李世民率領大軍攻伐洛陽時,他手底下的各地官員紛紛爭前恐後的投降,原本曙光初現的大好局面迅速變回了李密作亂時的首都保衛戰版本。
最終李世民虎牢關一戰,擒獲竇建德,並將其押到洛陽城下給王世充觀看。
王世充見唯一的救星都已經在李世民面前跳舞了,便自知大勢已去,在約定好投降不死以後,王世充便也跟著一起點了。
但李淵連在竇建德餘部願意放棄抵抗,交出夏國印璽,獻上山東全境,全部歸降以換取竇建德一條性命的情況下,都仍然氣量狹小的固持己見,將一代豪傑竇建德推到鬧市中問斬,如此下來,他有可能放過你王世充嗎?
於是在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