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5 頁)
乎達到了一名教師照顧四、五個孩子的超高程度!
這樣大投入下,教育水平怎麼可能不高!
在普遍實行區域入學制度的時代,中美電子研究所這種等同於精英育才的辦學方法,簡直是創造了一個奇蹟。隨著時間流逝,學校每年小升初、初升高,大批學生進入重點小學、重點中學的恐怖成績,更是讓這個奇蹟越發成為了一種傳說。
而且那些考上市重點小學的孩子們,還拒絕了重點初中的邀請,堅決留在子弟學校初中部繼續就學,則更是把這個傳說,變成了一個驕傲的資歷。
一批批進入中美電子研究所企業託兒所、小學、初中就學,並以優異成績進入更高一級學校入學的孩子,也使得西部計算機公司的關係網不斷擴大。當後來國內開放教學範圍,職工子弟校擴充套件到高中、大學的時候,西部集團教育網在普通學子中的口碑,已幾乎成為了國內的常青藤一般。畢業生們後來所從事的工作,也涵蓋政、經、商、工、科研等各個領域,且不少人在相關領域內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最終使得西部集團教育網,成為全國所有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
在公司種種措施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有勞必有得,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專利歸公司但個人只要能創造出足夠大的價值,收入上不封頂!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每一個研究員都爆發出了令人恐怖的能量,眾志成城爆發出來的力量,不斷地夯實著西部計算機公司的基礎,幫助它每一天都在快速成長。
雖然公司真正成立只有不到三年,但在聚攏了國內數十年研發積累、從DEC吸收了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全體上千名研究員飛速吸收融合之後,西部計算機(集團)公司的實際底蘊,其實已不亞於國外成立了數十年的大型科技集團。
甚至還略強一點!
這一點不但研究所的人自己明白,就連霧裡觀花的局外人也略知一二。
到了82年11月,雖然公司才剛剛進入10億美元俱樂部,總資產只有DEC五分之一,但所有人都已不再當西部計算機公司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公司了。
在所有計算機從業人員、公司、媒體眼中,它都是一家業務上與DEC相互扶持,成長潛力更是遠超過DEC,且還在冉冉升起的一個國際性新型高科技集團。
誰都不敢對它有任何輕視之意。
在這種認知氛圍下,DEC的研發人員沒有絲毫驕矜之氣。經過雙方高層的撮合,雙方研究人員積極融合,波瀾不驚。在美方技術人員看來,這次收編與之前的技術交流似乎沒有區別,只不過是實驗室數量擴大了,人員更多了,交流範圍更廣了,所有的美方工程師都沒有覺察任何異常之處。
郭逸銘也不想讓收編工作做得太明顯,使奧爾森產生牴觸或是懊惱情緒。
所以他只是不斷加大雙方聯合研發的人數上限,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來一點點加深雙方的密切聯絡。他預計用三年時間,逐步地將中美兩方研究力量捏合為一個整體,最終實現雙方科研部門的徹底融合。
而此時奧爾森已經顧不得計較這些了。
為了在小型機市場打一個翻身仗,從IBM手中收復失地,以洗刷曾經的恥辱入。他作為DEC的執行總裁,居然直接加入到精簡指令處理器、以及精簡指令架構工作站的研發之中,並親自赤膊上陣,挽起袖子充當起了一名技術開發人員。
他本來就是一名技術狂人,對IBM的恨,更是讓他赤紅了雙眼。反正他在個人機市場也無所作為,還不如全情投入伺服器市場,以求重新搶回他小型機之父的頭銜,把舊日仇敵殺個片甲不留,以雪心頭之恨!
郭逸銘對此自然是樂觀其成。
對於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